高压母线是用铝排好还是用铜排好
铜的电阻率低 机械强度高防腐性能好便于接触连接是优良的导体但我国贮量不多 又比较贵因此有选折的用于重要的大电流接触连接的或含有腐 蚀性气体场所的母线装置。铝导电率为铜的62% 按重量计算 同长度的传送相同电流的铝母线重量是铜母线的一半。加上铝母线的由于截面面积较大引起散热面积的增大同长度传送相同电流的铝母线的用量大约是铜母线的44%。
母线槽出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导体。导体的选材,直接影响了母线槽价格;导体的机能,更是直接关系母线槽机能指标。一个合格的母线槽产品,能否达到用户要求,能否施展其输配电作用,内部导体的选择,尤为重要。采用的导体是优质T2电解铜,其电机能比一般的黄铜紫铜要优异的多。
铜、铝导体金属材料比较:铜的密度8.9g/cm3,铝的密度2.7g/cm3;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IACS值为100%(国际尺度退火电解铜尺度值),高纯铝(99.996%)和产业纯铝(99.5%)的IACS值为64.94%和59%,即铜的导电性约比铝高35%~40%;铜在大气中的化学不乱性较好,铝较为活泼,但加入微量合金元素可进步其化学不乱性;铜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纯铝稍差,但铝合金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因质轻,其强度弘远于铜。
天然中铜资源相对有限,加上近年来冶炼行业本钱进步,铜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使铜材本钱居高不下,这对制造商的市场拓展必将带来较大的冲击。而铝资源相对丰硕,冶炼技术成熟,价格低廉。
采用铝母线导体系体例造的合肥母线槽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其制造技术及工艺已趋成熟。近年来海内部门母线制厂家也开始制造高品质的铝导体母线槽,并已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得到了用户及设计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胜性。
因为铜导体和铝导体截面外形相似,因此海内母线槽制造商均可在分歧错误母线槽产品结构作重大改变的情况下,设计、制造铝导体母线槽,其重点在于改进出产工艺(如改进导体表面处理工艺,以增强及保护铝导体的镀层表面质量)及增设相关的工装设备。因此铝导体母线槽在技术,经济方面与铜导体母线槽的比较上风才是其获得大量推广应用的重点所在。
关于低压配电柜内母排根数?
铜的阻值小,铝的阻值大。相同质量的铜排,和铝排,铜的体积小,铝的体积大。铝的散热效果比铜的散热好。具体的 问题你可以咨询河南威力特电气有限公司。服务态度非常好。郏县白庙工业园。400-0375-008
接地系统指的是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线是否工作接地,还有负载的外露导电部分(外壳)的保护接地是否接到电源的PEN/PE还是直接接地。前者的与否用T和I来表示,后者用N和T表示。低压配电柜,在电源与负载中间执行分配电能的任务。试图从低压配电柜来看出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是存在一定的局限的。我们看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然后引5条线到电能分配环节和用电负荷端。这五条线分别是三条相线、N线和PE线。注意到在电能分配环节PE再次接地。这里的电能分配环节就是低压开关柜。另外,负载的外壳直接与PE相接。值得注意的是:IEC对线制中的线有说明,只有在正常工作时导线中有电流流过的才算作线,因此PE不算线。也因此,TN-S接地系统的线制属于三相四线制。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然后引4条线到电能分配环节。这四条线分别是:三条相线,一条PEN线也即零线。在负载侧我们看到PEN首先接到负载的外壳上,然后再引到零线输入端。注意到PEN线在电能分配环节再次接地。再看TN-C-S的原图:我们看到,它的前半段是TN-C,后半段是TN-S。在PEN线分开前必须再次接地,然后分开为N和PE。看完了IEC60364的原图,在低压接地系统为TN系统的低压配电柜中,从变压器到配电柜之间的四根母线桥分别为A,B,C和PEN,但到了配电柜里,TN-C,TN-C-S与TN-S三种系统的母线是如何区分的?既然以PEN的形式将中性线引入到电能分配环节,可以认为它就是TN-C接地系统。上图是ABB的MNS3.0低压开关柜。我们注意到它有PE母线,并且PE母线与开关柜壳体直接相连;在PE排的后部是N母线,共有两支。IEC60439和GB7251规定,N排的截面为相排的一半,而PE排的截面为相排的1/4,从图中我们能明确地看到这一点。我们知道,开关柜的壳体是与配电室的MEB等电位联结接在一起的。所谓MEB,就是配电室内的接地系统,实质上就是IEC有关TN接地系统若干原图中的重复接地点。由此我们得知,如果上图的进线母线槽也是题主描述的L1/L2/L3+PEN,则上图的接地形式必定是TN-C-S。并且,PEN线必定是在进线柜内分开为PE和N的。如果PEN未分开,上图中的PE标签就要改为蓝色的PEN,这时的接地系统就是TN-C。我们再从用电负荷端看电源。我们看到,用电负荷端有5条线,即L1/L2/L3/N/PE,我们能断定低压配电网的接地系统一定是TN-S而不是TN-C-S?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本帖最先给出的结论:接地系统必须结合电源侧的工作接地方式和负载侧的保护接地方式综合来看,不可能仅仅通过中间的电能分配环节就确定全系统的接地形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