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关于疼痛,你知道多少?

桃子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疼痛大脑

我们所感受到的痛,并不是刺激本身,而是我们大脑里神经网络处理的结果,是大脑中的现实,并不是外界的现实。

————————————————————————————————————

不同的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是特别敏锐,有的人却很迟钝的。

国际疼痛学会做了一个定义, 疼痛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体验感觉起来就像是身上受了伤一样,而且它不光是一种感觉,还包括情绪、认知和社会的成分。

首先我们看看研究疼痛是怎么传递的。

感觉是用神经传递的。神经里面有很多纤维丝,纤维丝有粗有细,疼痛的传递就是依靠两种最细的纤维丝。这两种纤维的外边这一头叫作神经末梢,上面有很多小分子,这些分子是专门用来接受冷的、热的、机械的、化学的刺激的,当这些刺激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分子就会被激活,然后神经上就会产生一个信号传到脑子里去。我们接收到信号以后,不管是冷热也好,机械化学也好,我们都会躲开,这叫作 伤害性疼痛

还有其他疼痛,比如说 炎症痛

炎症,一般是指组织受了损伤或者感染。组织有破损的时候,破损的细胞就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在有炎症的时候,血管里会有一些细胞进到组织里,叫炎症细胞,它们会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一起,叫“炎症汤”。

炎症汤有什么用呢?首先它把组织里破损的东西清除掉,然后修复组织。但是它还有其他作用,一方面,它能刺激神经,产生疼痛,我们就会觉得有炎症的地方疼;另一方面,它能让神经变得更加敏感,把不疼的刺激变成疼的刺激,把小疼变成大疼。这就是炎症痛。

还有一类疼痛就是 神经病理痛 :因为疼痛的信号是由神经传到脑子里,所以如果神经有问题的话,我们会痛。

比如说,如果受了外伤,伤刚好碰到神经,那可能会产生神经痛。有的时候不是外边的神经受伤,是脊柱。因为脊柱是一节一节的小关节,有时候我们的动作不小心,它就会有些错位,错位就会影响神经的出入,也会觉得疼。甚至有的时候,脑子里有个地方缺血,也会感觉到痛。

上述的三类痛一旦持续超过了三个月,就变成了慢性痛。慢性痛不仅仅是一种警报,更多的是一种折磨,我们会觉得很难过,因为会一直疼,疼很久。

慢性痛的现象,用上述的理论来解释,有很多就解释不通了。那么在经历慢性痛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或者心理是不是产生了什么奇怪的变化呢?

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神经科学界出现了两种新的思想。一个叫 神经可塑性 ,另一个叫 神经网络 。这两种思想让我们对大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关于疼痛,你知道多少?

大脑里面有很多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活动方式是传递信息,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这种传递需要两个细胞互相接触,当两个细胞的信息成功地传递的时候,接触就会被加强;如果传递失败了,接触就会被削弱。这个叫功能性的改变。如果它反复发生的话,加强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连接,削弱的那个老是削弱,原来的连接就会断开了。我们的大脑不断地在产生功能性的和结构性的改变,随着我们的感觉的、情绪的、思想的、行动的经历,大脑一直在变,一生当中其实都在变,这种思想叫作神经的可塑性。

疼痛会不会引起大脑的可塑性变化呢? 2013年的时候,罗宾就总结了一下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有关疼痛引起大脑变化的研究。他就发现,慢性痛可以引起大脑里面很多地方的灰质的丢失。

什么是灰质呢?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就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而白质是神经细胞发出来的那些纤维集中的地方。

所谓灰质丢失也就是大脑皮层变薄,神经细胞萎缩,这就意味着,大脑的某些功能会被削弱。比如,如果是负责思考的地方神经细胞萎缩,那么思考的能力就会减弱。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死了好多脑细胞。

慢性痛的时候会死好多脑细胞, 这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也不用害怕,因为有科学家发现,既然神经是可塑的,你 采取对了措施,死了的脑细胞还可以重新补充回来

有哪些办法可以补充死掉的脑细胞呢? 第一是要 保持心情好 ,你要是抑郁了,就会死更多的脑细胞,如果你快乐的话,脑细胞就会再生回来;第二个是 不要紧张 ,一紧张可能就会死脑细胞,要学会放松自己,练习放松冥想能帮助大脑皮层不会萎缩。

慢性痛能导致大脑皮层的灰质丢失,就说明 在慢性痛的时候,大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或者换一个角度考虑,很可能正 是因为这些大脑工作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慢性痛的持续存在 。这是关于神经可塑性。**

第二个理论是神经网络:神经是互相连接的,大脑就像个网络,神经和神经之间不断地在互相讨论。比如,假设每个神经细胞都是一个人,那么大脑里就是每个人都在跟每个人说话。这样讨论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说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它是一个集体决策的状态。这是神经网络的学说。

疼痛是不是由神经网络来处理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主要的方式就是放电。也就是说,神经细胞的膜里面平常是负电位,但是它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变成正电位,这种活动叫作放电,而且这个放电会顺着细胞传到很远的地方,传给下一个细胞。

所以大脑在工作时,脑子里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放电。

科学家们发现, 细胞在放电的时候并不是自己放自己的,它们互相之间是有交流的:这个细胞放电之后,在固定的间隔后,另一个细胞就会放电。在大脑里,有一大半的细胞都对疼痛起反应。

疼痛是由神经网络处理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是说我们身上被刺激就一定能产生疼痛的感受,它中间是要经过神经网络的处理的。

神经网络是可塑的,随着我们的经历它不断地发生变化。大家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受了很多伤好像也不疼,有的人还没受伤就觉得疼,因为我们的神经网络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 我们所感受到的并不是刺激本身,而是我们大脑里神经网络处理的结果,是大脑中的现实,并不是外界的现实。

主要有 三方面因素

第一是 感觉 。当你走路不小心,膝盖碰到课桌,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揉一揉,这个揉一揉实际上就是用感觉来调节疼痛的方式。

在中医学里,人们用针灸在我们选定的比较敏感的地方扎针。针带来的感觉更强,传进去以后就能调节疼痛的神经网络,我们的疼痛就缓解了。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方式,叫作指压技术,就是用手指去按压神经比较敏感的部位,用感觉来调整疼痛。

第二是 情绪 。在战场上的时候冲锋,等战斗完了以后一看,我这什么时候受伤了?马上觉得不行了,疼死了,不能动了,但是在打的时候就没觉得。这是应激止痛的现象。

为什么应激能止痛呢?实际上这是有进化意义的。因为我们的祖先经常需要去捕食,去追猎物,或者被狮子、老虎追。但如果有了伤就动不了了,追不上猎物就要饿肚子了,或者就被天敌吃掉。应激止痛能帮助我们,哪怕有伤,我还是可以去抓猎物,还是可以跑。

第二种现象是抑郁。抑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精神系统的现象,抑郁症病人的慢性痛的发病率非常高,比正常人要高四倍。科学家给抑郁的慢性痛病人做各种疼痛刺激测试的时候,会发现他们不太敏感,他们经常觉得无所谓。

第三类影响叫 认知 。认知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功能,有很多种认知。这里只介绍两个方面,一个叫 预期 ,一个叫 经验 。科学家们发现,不确定的预期能放大我们对疼痛的感觉。而自己打自己和别人打自己,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不一样的,自己打自己,大脑是感觉不到多少疼痛的,而让别人打你,大脑对疼痛的反应是更敏锐的......

我们再讲讲经验。科学家们发现,曾经有过慢性痛经验的老鼠,对疼痛的反应特别激烈。而没有过慢性痛经验的就没那么高。

有趣的是, 有慢性痛但是被及时地医治的老鼠,它的反应不会很强烈 。这就说明, 如果我们真的得了慢性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治疗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哪怕最后好了,你还是会特别怕疼,以后还是容易产生新的疼痛。所以一旦有疼,赶紧治,不要拖着。

科学家们实验发现,如果在疼痛之前先给一个声音,然后再用一个很小的疼痛刺激有过慢性痛经验的动物,有慢性痛史的老鼠会把这个声音记得牢牢的, 它会很怕这个声音。

感觉、情绪和认知会影响疼痛,反过来疼痛也可以影响这些因素。

比如大家肚子特别疼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疼得眼前发黑,或者一下子觉得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这实际上就是 疼痛影响了你的视觉和听觉

疼痛也同样可以影响情绪 。不光是抑郁会并发慢性痛,慢性痛更会并发抑郁。慢性痛病人的抑郁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十倍,所以大家如果有了慢性痛必须要赶紧治疗,不然的话你比别人多十倍的机会抑郁。

随着我们的感觉、情绪、认知,甚至阅历的不同,当我们说到疼的时候,我们心中所想表达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

对一个经历过严重疼痛的人,他表达的就是非常剧烈的痛,对于只是被钉子扎过一下的人,他表达的就是一点点的痛。所以我们说的痛其实是我们脑子里的“痛”。

同样的,我们感受痛的时候也是用我们脑子里的痛在体会它。说到这里我们想起来几种非常常见的说法,比如我的心好痛。这是代表的心理痛;或者说你的良心难道不痛吗?这是叫社会痛。

它们是不是真的痛呢?

有人做过脑成像研究,就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心好痛的时候去扫他的脑子,和在他身上被刺激了的时候扫脑子,看有什么差别,就发现这两者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

换句话说,当你觉得自己心好痛的时候,你可能真的是觉得有点痛,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关爱别人,当别人告诉你他的心好痛的时候你要爱护他。

还有一类疼痛叫作 心源性疼痛 ,这种疼痛它完全是由心理或者是由我们的大脑产生的,你在身上完全找不到任何证据,只是他 自己心理上觉得疼。

这个疼痛的特点就是,它是不确定的:有的时候觉得这边疼,有时觉得那边疼,或者有的时候强,有时候弱,有时候疼,有时候不疼。所以这种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不定陈述综合征”。

也就是这个病人来找大夫的时候,每次说的都不一样,大夫也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每次来都是说的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大夫最后就知道了,原来他是心理痛。

还有一种疼痛,它倒是老在一个地方疼,但是并不是稳定的,是随着心情在变化的。人一紧张就疼,一焦虑就疼,一抑郁就疼,所以这种情况我们叫 躯体化症状 。换句话说, 他是把自己的心理状态投射到了自己身体上,去加重身体的疼痛感受。

而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人的躯体化发生率比西方人要高,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特点。因为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大倾向于说出来自己心里很不高兴、很郁闷等等,这在过去尤其常见,当然最近这几年有点变化,大家更开放了。因此如果我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疼,我们要反省一下是不是最近情绪不好了,这个疼也许就是情绪引起的。

1.罗非:你的心不会疼吗?(罗非,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我是一个五岁女孩的妈妈,写作日更践行者,007er。

为何写作?

记录生活;

在记录中认识自我;

在记录中反思自我;

在记录中思考人生。

坚持不在于形式,在于实质!

日更:DAY4

2018年5月17日于北京

疼痛,是我们生命中的常客,有些人偶尔与它相遇数秒,有些人则和它“厮守终生”。它既是我们的威胁,也是我们的警钟。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到底什么是疼痛。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在其鸿篇巨著《希波克拉底全集》中上千次描述到疼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疼痛和快乐一样,只是一种情绪,完全是心理上的,就和愤怒、忧伤是一回事,和身体本身关系不大;到了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疼痛是一种感觉,是连接肉体和精神的桥梁,疼痛是由刺激产生的精气传递到大脑产生的,机体有控制精气的阀门,肉体和精神都可产生疼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