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史记》《汉书》异同之比较

小肉包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史记汉书

1、《史记》

(1)、《史记》其书.

《史记》,司马迁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是伟大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史记》继承和发扬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写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全书130篇,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组成,计526500字.它记载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共记述了近3000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等丰富的内容.可见,它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2)、《史记》五种体例.

第一、"本纪"按编年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表"以年表形式,按年月先后的顺序,记载重要的历史大事.

第三、"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演变,以及天文历法等.

第四、"世家"记载自周以来开国传世的诸侯,以及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事迹.

第五、"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事迹,其中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及循吏、儒林、酷吏、游侠、刺客、名医、日者、龟策、商人的传记.

(3)、《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

第一、选取与天下兴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戏剧化的、激烈紧张的斗争冲突来凸现人物性格.

第二、用"互见法"来补充叙述、交待某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清洁或者细节,既避免叙述的重复,又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清晰、完整.

第三、重视以细节描写突显人物性格.

第四、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神情.

2、《汉书》

(1)、《汉书》其书.

《汉书》,班固的史学著作,又称《前汉书》.主要记述起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囊括了西汉一代(包括短暂的王莽政权)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其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共有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总计为100篇,共80多万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其体例也大都以《汉书》为基准.

《汉书》在古代享有极高的名声,与《史记》并称"史汉",或又加上《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2)、《汉书》的写作特点.

第一、行文简练整饬,详赡严密.

第二、作者常常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而且分寸掌握得相当准确.

第三、 对材料的取舍,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善于剪裁.

第四、 结构方面,作者十分注意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交待.

第五、作者收录了大量的辞赋散文,使文学性加强,然引文太多,有时也影响文气的连贯.

3、我国的史传文学发展:

(1)、先秦的史书:《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开始注意情节与细节的生动性;在描写人物时候,突出人物言行的个性特征,具有史传文学的雏形.

(2)、司马迁的《史记》,突破了先秦史书以记事为中心的编年体形式,全书以人物为中心来写历史,文学性较强.是史传文学发展的 *** .班固的《汉书》文学性总体上不及《史记》,但一些历史人物也刻画得鲜明而传神.

(3)、从《汉书》始,史传文学出现文学性减弱而史学性加强的倾向,主要史奉旨修史.一些杂史杂传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烈女传》文学性较高,接近小说.魏晋以后,有《三国志》、《后汉书》等.

无论是题材,还是写作手法,史传文学都是后世小说,散文的重要源头.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史记》《汉书》异同之比较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

书沿袭下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