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和热的区别
暑和热在意义上略有不同,暑强调的是气候、季节的炎热,而热更侧重于温度的高。
1、暑的意义与应用:
暑(shǔ)指的是夏天,特指炎热的夏季时期。在中国传统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每年的7月至8月为“暑月”。同时,暑月也指的是农历的七月。暑作为词语单独使用时,多用于描述气候、天气的炎热,如“盛夏酷暑”。
2、热的意义与应用:
热(rè)强调物体的温度高,是一种物理现象。热可以指具体事物的温度高,也可以指天气的炎热,更多地表示温度方面的概念。在生活中,我们常说“热水”、“热食物”等,指的是温度高的水和食物。
3、对比暑和热:
暑与热的区别在于所强调的侧重点。暑更偏重于季节和气候的炎热,用于描述夏季的酷热天气;而热则更注重温度的高,用于描述物体或环境的高温情况。暑通常用于描述季节,而热更常用于描述具体温度。
4、暑和热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文化中,暑与热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暑被视为夏季的代表,象征着夏天的炎热和丰收的季节。在传统节日中,例如立秋之日(农历八月初一),人们会庆祝“脱暑”、迎接凉爽的秋天。
而热则常常与热情、激情联系在一起,例如“热爱”、“热情”等词语,表示对某事物的热烈喜爱和投入。
拓展知识:
除了暑和热在意义和应用上的区别外,这两个词语还有其他更加细微的差异。例如,在汉语词汇的组合中,我们使用“酷热”、“炎热”等词语来表示夏季的炎热,而不常使用“酷暑”、“炎暑”。
这是因为“暑”在词语中的使用更为受限,更多地强调夏季的热。而“热”则更加广泛,既可以用于描述天气,也可以用于描述物体或环境的温度。
此外,根据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对暑和热的理解和表达也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地方,人们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来描述炎热的天气或高温情况。
炽热,汉语词语,拼音 chì rè。意思是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出自蔡东藩 《五代史演义》第七回:“外用炭火炽热,令他煨毙。”
在基督教神学理论中,绿炎天使位于天使中的最高等级,是光,火,爱的象征,神御座的看守者,不停地吟唱三圣颂(三唱圣哉上帝的赞美诗),圣洁的灵体,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其火焰徽章代表着纯洁与爱。在语源学上,seraphim一词源自seraph,seraph则有燃烧,炽热的意思。
吴辰旭?《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您把笑声投进炽热的炉膛,钢花怒放,铁水奔流!”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为什么在我的身边,在爱人的身边,在爱情炽热的时候,却只想回家去哭?”
秦牧《序》:“从许多同志炽热的眼光中,你都可以体会到这种无声的语言。”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七回:“外用炭火炽热,令他煨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