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一上位就杀了鳌拜,孝庄太后到底说了什么
鳌拜的死活不是有孝庄的几句话决定的,跟他自己的行为有关。
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
顺治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即康熙帝),以索尼年老,当时60岁,一共活了67岁、苏克萨哈最开始跟多尔衮混,索尼等人瞧不起他、遏必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又属镶黄旗,常常附和鳌拜、鳌拜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为辅政大臣。
他对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违拗鳌拜换地的要求。鳌拜极为恼怒,分别以苏纳海“藐视上命”、拨地迟误,朱昌祚、王登联“纷更妄奏”的罪名,俱论死罪。鳌拜坚持要将三人处以极刑,索尼、遏必隆附和,苏克萨哈知道自己若反对极易惹火烧身,只好沉默不语。
面对这种权臣,那个英明点的皇帝不杀他。
汉宣帝时期的霍光,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奴才本出自胡人的口语,所以,它在胡人的用法上,也就最富变化,尤其到了满洲人手里,更是花样百出。据徐琦《清稗类钞》里“奴才”条下:
当未入关以前,满洲曾贡献于高丽,其表文自称“后金国奴才”。可见奴才二字之来历,实为对于上国所通用。其后遂相沿成习耳。
可见满洲人用奴才,最早见于“儿皇帝”式的自称,是自下于人,尚非人下于己。但是,一旦他们得了天下,他们就不自下于人,而要人下于己了。徐珂说:
满洲大臣奏事,向有称臣或奴才者。乾隆戊子下谕: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所以存满洲旧俗也。乃久之。满臣奏折无论公事私事,
俱称奴才,以为 媚矣。又说:
然不独满洲也,蒙古汉军亦同此称。惟与汉人会衔之章奏,则一律称臣。
汉人之为提督总兵者,称奴才。虽与督抚会衔,而称奴才如故。不能与督抚一
律称臣也。
王公府邸之属员奴仆,对于其主,亦自称奴才。
按清朝规矩,奏折有奏事折、密折、请安折、谢恩折等分别。办公归办公,公事奏折称臣;拍马屁归马屁、小报告归小报告,私事奏折称奴才。这一分际,做主子的,要求至严。
---
从心理方面来说,这么多称呼正好体现了鳌拜复杂的心情,贪婪、欲望、顾忌、自大。
本应该称的,他不愿;本不应该称的,他希望;最希望的,他又有那么点惶恐。
当断不断,当退又不退,结果自然没有好下场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