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忽必烈为什么设置“日本行省”?他为何热爱和日本打交道?

桃子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日本忽必烈

忽必烈想打日本,起因是要照顾他的第一个小弟——高丽。

1260年,忽必烈举办忽里勒台会自立为汗时,参加的人除了部分蒙古王公,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即还是高丽国太子身份的王倎。忽里勒台会一结束,忽必烈就派兵护送王倎回高丽,继承了高丽国的王位。

1264年,已改名为王禃的王倎以内属国国王身份,再次参加忽必烈举行的忽里勒台会,正式向忽必烈表示臣服。于是,高丽成为臣服于忽必烈的第一个国家。这对于忽必烈来说,有着很特殊的象征意义。从此,忽必烈就把高丽当成自己的小弟来看待,终其一生都在扶持着这个小弟的成长。

忽必烈为什么设置“日本行省”?他为何热爱和日本打交道?

但是,此时高丽的朝政长期被武将所把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他们纠结反蒙力量,不断发动与王室的对抗。1270年四月,在忽必烈军的支持下,以高丽国王为首的亲蒙派终于击垮权臣林惟茂,结束了高丽近百年的武臣政权。

但叛乱依旧在持续,直到1273年四月,忽必烈军与高丽组成的“讨伐军”才最终歼灭反叛的“三别抄军”。元朝在耽罗岛(现济州岛)设招讨司,一方面继续协助高丽王室清除国内反叛者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掐住了日本与高丽、中原、南宋往来的海上通道。给攻打日本创造了可能性的条件。

在日本与高丽之间的海域,一直生活着一些海盗,他们主要的抢劫区域就是高丽沿海一带。

高丽人深受其害,却无力清剿。

早在1265年时,高丽人赵彝便鼓动忽必烈遣使至日本,令其来朝。于是,忽必烈先后派了数批使者到日本,但没有一个得到回应。

1270年,忽必烈的藩邸重臣赵良弼,再次代表忽必烈出使日本。在日本诸岛前后滞留了三年,赵良弼不但没见到日本国王,连掌权的幕府将军也没见到,只得无功而返。

蒙古自成吉思汗开始,便以对外征战劫掠为终生目标。赵良弼觉得,忽必烈试图攻打日本主要原因是看上了日本的财富。因此,他劝诫道:“臣居日本岁余,睹其民俗,狠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富。”意思就是,日本那就是一片原始人居住的杂窝。出兵日本,根本捞不着任何的好处。

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当时的日本的确正处于混乱的内战状态。天皇只是一个空架子,北条以武士身份掌控着镰仓幕府,但其势力也无法控制全国。国内小军阀林立,各自划地而治

自唐朝以来,由于仰慕中原文化,日本掌权者都会定期遣使朝拜中原的君主,甚至包括辽国、金国与南宋。但对于这个新兴的忽必烈王朝,日本上下都采取“三不政策”:不理解、不服从、不接触。

此时忽必烈所控制的地盘里,往北已经征服了阿里不哥;往西是蒙古其他汗王的地盘,他暂时还惹不起这批人;往南,刚刚啃下南宋的襄樊,还需要一定时期消化;往东,协助高丽平定完国内的叛乱,有一批投降后的叛军需要处理。边上,暂时没什么人可打了,只能再往东找一个。

因此,忽必烈第一次发动的攻日战争,目的还是相对比较明确:第一是通过高丽这些杂兵的消耗,以了解日本的真实国力。第二就是希望可以驯服日本,起码在表面上要让日本对自己的王朝臣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