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在哪个位置?
永修,古艾地,秦隶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海昏县,为建置之始。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改称建昌县。1914年因与四川建昌道同名,遂取意“泮临修水,永蒙其利”,改称永修。永修地处江西省北部,隶属九江市,南临南昌、北接共青、东濒鄱阳湖、西倚云居山,自古有“海昏秀域,人杰地灵”之美誉。现辖15个乡(镇),2个垦殖场和2个企业集团,辖区面积203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
永修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古有“洪都门户”之称,是九江的南大门,南昌的后花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引北的区位优势。京九铁路、福银高速及正在兴建的昌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105、316国道纵横全境,修河、潦河两大水系贯穿东西,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距株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均只需8小时路程。
永修山川秀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集名山、名湖、名寺、名鸟为一体,形成“金三角”旅游圈。西南有云蒸霞蔚、风光绚丽的省级重点风景区云居山,主峰海拔969.4米,是观光避暑胜地;山巅的千年古刹“真如禅寺”,为佛教禅寺的发祥地,是全国汉传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西北是拥有一级水质、一级空气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庐山西海,湖面308平方公里,岛屿997座,千岛落珠,碧波万顷,被誉为“红土地上的绿宝石”。东面是位于吴城古镇被誉为“白鹤王国”鄱阳湖世界级候鸟保护区,面积22400公顷,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达300余种、100万余羽,有诗云“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地不见湖边草”。
永修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有宜农耕地33万亩,宜林山地79万亩,宜渔水面67万亩,宜牧草地22万亩。农业产业化已形成了“五大基地、五大龙头”的发展格局。柘林湖鳜鱼出口韩国、日本,宏康科技技术园蔬菜远销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2007年实际棉花总产10300吨、粮食总产19.4万吨、水产4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11.8亿元。此外、永修境内有锑、铜、钒、河沙等20余种矿产资源,钒矿金属储量达2400余吨,河沙资源蕴藏量大,品质好、按照每年开采2000万吨计,可开采100年。
永修工业基础雄厚,发现潜力巨大。境内有全国最大、亚洲第四的有机硅生产基地江西有机硅厂,有江西最大的水力发电企业柘林水电厂,有江西较大的变电站500KV变电站。目前,永修县已形成以星火工业园为龙头,云山工业园、城南工业园为两翼的“一区三园”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物流仓储”等六大主导产业。特别是以星火有机硅厂为龙头的有机硅产业,被列入全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和全省“十一五”重点支持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今已有一百余家中外企业落户永修,逐步形成了以五大板块产业为主导,拥有一千余种产品的工业体系。境内星火工业园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有机硅材料产业基地和江西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现有包括江西有机硅厂、美国卡博特公司在内的有机硅高新技术落户企业27家,已开发出有机硅及下游产品60余种,成为江西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典范,被列入全市重点建设的四大工业城之一。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57亿元,同比增长19.8%,财政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1.9%。获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先进县”、“全省县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全省先进工业园”、“全省粮食先进县”、全省“六大考评体系”工业先进县称号等一系列重大荣誉。
2008年,永修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紧扣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四个打造”发展战略,围绕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年初确定的“三个主攻、五个大提升、三个协调发展”的思路,克服特大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全县GDP实现45.28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总收入实现4.51亿元,同比增长12.6%。县财政全年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达在3022万元,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声幸福的目标,一幅幅生机勃发、生气盎然的美丽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
修河的介绍
流行方言
修水县流行的方言有修水话(属赣语昌靖片都昌小片)、怀远话(属客语属铜鼓片)。
(1)修水话,属赣语昌都片。昌都片是赣语十一个方言片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西赣江下游及鄱阳湖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包括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安义、永修、修水、武宁、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奉新、靖安以及湖南的平江,共14个县市。
(2)怀远话,属客语铜鼓片,分布在山口、何市、上奉等镇。赣西北的客家话(铜鼓片)已独立于其他片系生存了多年。 受当地江西方言以及毗邻湘卾(浏阳,平江)诸县口音及措词的整合,客家话铜鼓片已在一定程度上从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的本音本语飘移。这种飘移足以造成铜鼓客家人及其他片系客家人之间口头交流一定程度的障碍。飘移的另一因素是铜鼓客家话要独立应付大量新生词汇,很难创生出与其他片系一致的术语。铜鼓本地人称客家话为“怀园声”。未见有人用铜鼓客家话发表文学作品,但民间艺人用铜鼓客家话创作并演唱了大量的山歌。老艺人涂雪枚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创作并演唱的“翻身卖粮”等精品曲目曾灌制唱片公开发行。客家话铜鼓片也散见于邻近的万载,宜丰,上高等地。
修水茶俗
修水盛产茶叶,“双井茶”早在宋代就名誉京师;“宁红”茶叶也一向以“茶盖中华,价压天下”而称著于海内外,修水人居家时却很少喝这种颇具特色有颇为别致的待客茶。
待客茶俗一般是这样:客人进门,主人递上一碗盐菊花凉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凉茶有色,有香,又略有咸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许花椒子,那种麻辣香酥又生凉意的味道,使你喝后心神一爽。客人喝着凉茶,热情的主人已在着手准备香料茶了,其中香料因人因地而异,多的可达十余种,如:炒芝麻、炒黄豆、炒花生米、炒糯米、盐可萝卜干、盐生姜丝、甚至有放盐笋丁、盐酱瓜丁等等的。讲究的还把红萝卜等切成梅花形,圆环形。这些香料最基本的是菊花、芝麻、豆子、几乎是每泡必备,所以修水人有句俗话:老大老大娘三样喜,女婿、菊花、鸡。可见菊花在居家中的重要性。 对于需要进一步表示敬意的客人或想挽留吃饭而客人时间却不允许的,主人接上来奉上的是“滚茶”,其实已是面点腊肉汤一类,另有一番讲究的。有时客人急着要走,主人搞茶不赢,则要包上三五个鸡蛋,硬塞给客人,称作“当茶”或是“代茶”。
这一套待客的茶俗,代代相传,过去,一直很少变化,从中也可看出,旧日里无热水瓶,要一下泡出香料茶或滚茶,根本不可能,故先以凉茶应急。此外,山区集市贸易欠繁荣,来了客人,临时砍肉困难、腊肉、鸡蛋则可随到随取,不致窘迫,如今生活条件不同了,有些人视情况已取消了凉茶,靠集镇近的,“泡泡茶”也尽量用新鲜猪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麦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类的饮料待客,以显示生活富足。时代的步伐,已经迈入茶俗的领域了。
修河,古称建昌江,又名修水、修江,简称修,为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以其水行修远而得名。1修河源头传统被认为是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修水县的幕阜山脉黄龙山东燕龙湫池顶(一说是源于铜鼓县高桥乡叶家山),现代考察认为在铜鼓县境内的修潦尖东南侧。修河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宜春市、南昌市3市的12县区,干流总长357公里,流域面积14797平方千米,在永修县吴城镇注入鄱阳湖。2修河是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取水地。3修河河系发达,各支流发育于九岭山脉与幕阜山脉之问,较大的潦河、武宁水、北潦河等,修河尾闾有大湖池、蚌湖等湖泊。2截至2015年,流域内建成柘林、东津、大塅等3座大型水库,建有中型水库16座、小型水库599座。4流域内有云居山一柘林湖国家级风景区、天柱峰、九岭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崖一清水岩省级风景区等景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