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份别称
一月:正月 元月 端月 孟月 征月 初月 嘉月 三微月
陬月 新月 孟春 开岁 发岁 献岁 芳岁 华岁
早春 春王 孟阳 孟陬 首阳 新正 夏正 三之日
青阳 三阳 初春 始春 元春 太簇 首春 元阳
正阳 寅月 泰月
二月:丽月 杏月 花月 令月 如月 仲春 酣春 四之日
仲阳 如月 竹秋 中和 花潮 夹钟 大壮 卯月
三月:桃月 绸月 桐月 季春 蚕月 末春 莺时 樱笋时
晚春 桃浪 雩风 杪春 暮春 上已 寒食 寎月
三春 阳春 姑洗 夬月 辰月
四月:阴月 麦月 梅月 仲月 乏月 槐月 初夏 麦秋月
余月 孟夏 维夏 槐夏 麦候 麦序 纯阳 清和月
正阳 朱明 麦秋 仲吕 乾月 槐序 巳月
五月:蒲月 榴月、郁蒸 呜蜩 天中 仲夏 皋月 恶月
午月 小刑 满月 端阳 端月 蕤宾 姤月
六月:荷月 焦月 暑月 季月 精阳 溽月 季夏 且月
伏月 徂暑 荔月 天贶 林钟 遯月 未月
七月:瓜月 巧月 兰月 巧月 桐月 霜月 孟秋 兰秋
初秋 上秋 肇秋 早秋 新秋 首秋 相月 瓜时
中元 夷则 否月 申月
八月:桂月 仲商 中秋 桂秋 南吕 酉月 仲秋 竹小春
正秋 壮月
九月:菊月 亥月 暮商 霜序 朽月 季秋 玄月 青女月
三秋 凉秋 杪秋 穷秋 暮秋 晚秋 季商 重阳
菊秋 无射 菊序 剥月 戍月
十月:霷月 良月 初冬 开冬 阳月 上冬 梅月 小春月
阳春 应钟 坤月 飞阴月 小阳春
十一月:畅月 葭月 仲冬、辜月 子月 复月 龙潜月
仲冬 霞月 冬月 长至 黄钟 一之日
十二月:冰月 腊月 蜡月 严月 除月 季冬 二之日
残冬 末冬 杪冬 寒冬 大吕 严冬 嘉平月
穷节 汃月 临月 丑月 岁杪 清祀 星回节
涂月 暮冬
什么时候是初冬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 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 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十二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扩展资料;
月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照理说,他的长度应该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自然轨道周期相当,但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也就是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是会合月(朔望月),大约是29.53日。
对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断,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会合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
入冬的头一个月,即阴历十月,也叫孟冬。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寒是冬季的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内寒与外寒有一定的区别。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不足而致的病证。外寒是外界的寒气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的病邪,伤于肌表,称为伤寒,直中脏腑的则称中寒。内、外寒不同,但可相互影响。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扩展资料:
初冬季节防寒保暖:
防寒保暖,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鱼类、肉类食物,其中鲫鱼补脾虚,助消化,可缓解食欲不振。鲢鱼补中益气、暖胃、泽肤。鲟鱼活血通络、益气补虚。羊肉补益虚劳、平肝,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牛肉益气养血,牛肝补肝益血、明目,牛血理气补中。鸡肉温补脾胃、补血益肾。一些黑色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海带含有大量维生素A、D和海草碘,能活跃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人民网-初冬季节该如何防寒保暖
百度百科-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