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并存的债务承担

乐乐9个月前 (12-22)阅读数 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债务债权人

以他人之债务有效的成立为前提,第三人以担保之目的,对于同一债权人新负担与该债务于其承担时有同一内容之债务之契约,谓之并存的债务承担或重叠的债务承担,亦称债务加入或共同的债务承担。债权人不仅可向原债务人为主张,也可向新债务人主张, 债务人与承担人二者均为债权人之债务人, 原债务人与承担人为连带债务人的关系。 有学者定义为,并存的债务承担,又称为债务加入,它是和免责的债务承担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原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债的关系,而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并与债务人共同向同一债权人承担债务。

并存的债务承担,为新债务之负担行为,抑为所承担债务之承受,学说上尚未一致。 是新产生的债的关系,还是原债务关系的延续?债务加入是以原债务存在为前提,这样原债务关系仍然发生了延续,但是由于有新债务人加入,使原债务关系从单一之债转为多数人之债,又导致一个新债务关系产生。事实上,并存的债务加入并不是一种债务的变更,债务已经由原债务人全部或部分转移到新的债务人身上, 因此并存的债务加入是一种债务转移。

我国《合同法》第 84 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然而,学者对此法条理解存在分歧, 王利明教授认为该条规定部分债务的转移实际上是指并存的债务承担, 有些学者则认为该条所规定的是免责的债务承担,全部的债务免责和部分的债务免责,不包括并存的债务承担,对于并存的债务承担,目前法律尚未进行明确的界限。笔者认为,《合同法》第 84 条是免责的债务承担,需要债权人同意。 但在债务加入中,原债务人没有从原债务中脱离,仍要对债权人履行债务,对债权人并无不利,所以债务加入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因此,我国合同法对债务加入并没有明确规定。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特征

(1)以原已存在的有效债务为前提,且第三人所承担的债务仅限于原债务范围内,不会因债务的转移而增加或减少。

(2)第三人承担债务原则上不需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发出债务承担的通知即可。

(3)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后,得以原债务人对抗债权人的事由对抗债权人,但不得以自己与债务人之间的事由作为抗辩理由对抗债权人。

(4)并存的债务承担成立后,债务因原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全部清偿而消灭,债务的消灭因第三人的清偿发生时,在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可能发生求偿关系。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意思

我猜你是准备司法考试的同志,不然不会对这个问那么耿耿于怀,哈哈。随便说说,有错的话请你批评。

先说一下具体的法律依据,这样给你提供点条文作为背景:

担保法第28条: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并存的债务承担

物权法第176条: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未届满的,也可以提存该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

担保法解释第38条:担保法解释第三十八条: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或者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者物的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

再说一下基本原理:

一、人保的范围,除事先特殊约定外,是针对整个债务范围。

二、人保物保并存,先执行物保,人保针对除物保外其他范围。

三、物保具有代位性。

四、债权人有过错,或者自愿放弃物保,保证人在相应范围内免除责任。

有了以上法条作为基础,再利用我上述原理来看,可得出一下结论:

第一个问题:

保证人承担范围是整个债务。

第二个问题:

保证人承担除了可就物保实际受偿部分的其他范围。也就是原债务减去实际受偿部分。

第三个问题:

即使被私自处理,因物权具有代位性,在债权人对私自处理财产所得优先受偿以后,承担剩余债务的保证责任。

当然,以上三个问题的前提条件应当是,没有特殊事先约定,债务人债权人没有相互勾结,主合同担保合同合法有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并存 债务承担 是指 债务人 并不脱离合同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合同关系当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合同义务的债务承担方式。并存债务承担契约可以由承担人与 债权人 订立,也可由承担人与债务人订立。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成立方式,与免责的债务承担基本相同,但在采取债务人与承担人达成协议的方式时,无须以债权人同意为生效要件。 《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 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