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有没有什么经典的解读?
品评论 《围城》是钱钟书惟—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和毫不留情的讽刺手法,描写了主人公方鸿渐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人生境遇。《围城》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是这样,对职业也是这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围城》是一部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很高的传世佳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作品简介 一艘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驶过红海,正在印度洋面上行驶。船上坐满了来自各国的乘客。每年夏天都有一批学成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乘坐邮船回来。方鸿渐就是回国留学生之一。他是一个学问不大的人。他到欧洲以后,既不研究《敦煌卷子》、《永乐大典》,也不钻研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他换过三所学校,更改过好几门专业。这些年来,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生活作风懒散,结果连个学位都没有拿到。没有办法,他只好买了个假哲学博士文凭,谎称自己获得了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方鸿渐在本县的火车站下车后,受到了父亲、兄弟姐妹和朋友的迎接。甚至有些小报的记者也纷至沓来,因为 他在县里是赫赫有名的博士。方鸿渐回到家乡后,首先去岳父大人家拜访了一下。因为他的岳父母曾经资助过他不少钱,可惜他的未婚妻没有和他见过面就死了,但是他的身边却不乏一些给他提媒的人。
8月13日,凇沪战役爆发了。日本人的飞机每天都在狂轰滥炸,全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就在这个时候,在岳父大人的帮助下,方鸿渐来到了上海,在岳父的银行里谋到了一个职位。一次,方鸿渐拜访了和他一同留学回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在她家里,他结识了苏的表妹唐晓芙。唐晓芙的长相很妩媚端庄,脸上长着一对浅酒窝。她的肤色粉里透红,眼睛灵活动人,身材窈窕适中。方鸿渐对唐晓芙可谓一见钟情。唐**是政治系的学生。他尽力地讨好唐**。苏文纨对方鸿渐也有好感,她不喜欢他对她的表妹这样殷勤。方鸿渐不十分喜欢苏文纨。
赵辛楣是苏文纨的朋友,他一直爱慕着苏文纨,但是苏**却从来不爱他。赵辛楣跟苏家是世交,他俩从小就在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他曾在美国留过学,本在外交公署当处长,可他因病未随机关内迁,如今在华美新闻社做政治编辑,他身材高大,气势不凡。这次苏**回国,赵辛楣打算把儿时的友谊重新温起,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向苏**求婚。可是,在苏**看来,她跟赵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气温上面。苏文纨**这次回国后,她张口闭口都是方鸿渐,因而赵辛楣对方鸿渐多少有些醋意。他不断地攻击方鸿渐,可方鸿渐却不予以还击。
不久,苏文纨向方鸿渐表达了她的爱意,然而方拒绝了她的爱情,这使苏文纨非常伤心。于是,为了报复方鸿渐,她就把方鸿渐在船上和鲍**的风流韵事以及他已有妻室的事全盘告诉了唐晓芙。唐晓芙听后非常生气,大骂方鸿渐是个流氓,此后就离开了他。方鸿渐知道这是苏文纨搞的鬼,可他自己不知道怎样解释才好,他无须再解释了。
后来,苏文纨嫁给了诗人曹元朗。而赵辛楣和方鸿渐却不知什么原因成了朋友。
由于国内的局势不断动荡,再加上个人的心情不太好,方鸿渐决定和赵辛楣一起到三间大学去任教。三间大学是新建的大学,校长叫高松年。赵辛楣被高松年聘为政治系的主任。这次和他们同行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叫李梅亭,他去三间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他是高松年的老同事,大约有四十多岁。他对赵和方两人格外殷勤。另外一个人是孙柔嘉女士。她是赵辛楣报馆同事前辈的女儿,刚大学毕业,青年有志,不愿留在上海,她父亲恳求赵辛楣为她谋得外国语文系助教之职。孙**长相一般,打扮得很素净,但是也不失有心计。
经过了长途跋涉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三间大学。到了学校后,他们没想到,就连大学这样纯洁的圣土也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李梅亭的中文系主任的位置让有着政治背景的汪处厚抢走了。汪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方鸿渐的教授头衔也给剥夺了,他只当上了一个副教授。更让方鸿渐感到不妙的是,三门大学历史系有一位韩学愈主任,他竟然跟方鸿渐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据说这个韩主任的哲学博士来历不明。方鸿渐听后吓得够呛,仿佛他的隐私马上就要暴露似的。但是,方鸿渐很快就处理好了这事,好在韩主任也十分沉着,当方鸿渐试探他,问起这所大学的来历时,他说,这是美国最有名的大学。反正,他们总算把真相掩盖了过去。
中文系主任汪处厚运气不错,他的原配凑趣地死了,让他冠冕堂皇地娶了个比他小20岁的第二房。这第二位汪太太终年娇弱得很,经常生病。她曾在大学里读过一年,后因贫血症而退学。每逢头不晕、身不痛的日子,就跟老师学学画、弹弹琴。汪处厚不懂音乐,对国画也是外行,所以觉得自己老婆挺有水平。于是,他不甚放心单身男同事常上自己家来,嫌他们太年轻。高松年暗恋着汪太太,知道她在家里无聊,就表示愿意请她到学校做事。汪太太是个聪明人,一口拒绝。一来她自知自己资历不够,至多做个小职员,有伤体面;二来她知道这是男人的世界,男人是上帝。
不久,赵辛楣开始堕入了情网。他很喜欢汪太太,因为她有容貌,善解人意,此地只有她一个女人跟他属于同一个社会。两个人谈得很投机。一天晚上,赵辛楣和汪太太在一起散步,恰巧被汪处厚和高松年遇到。汪处厚怒不可遏,大骂赵辛楣勾引有夫之妇,并逼着赵辛楣和汪太太承认他俩有染。没想到汪太太却非常冷静,竟然当着他们的面承认她和赵辛楣的爱。不过,赵辛楣却退却了,他窘迫得不知所措,不敢承认他喜欢汪太太。汪太太对赵辛楣的软弱非常气愤,她指责他说:“你的胆子只有芥菜子那么大,怎么会害怕到这个地步!”孙柔嘉对方鸿渐颇有好感,她知道方鸿渐会体贴人,所以就想方设法接近他。就这样,方鸿渐糊里糊涂地同孙柔嘉订了婚。在订婚以前,孙柔嘉经常来看方鸿渐,可订了婚以后,只有方鸿渐去看她,她不肯轻易来。他渐渐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深。他觉得虽然自己已经订了婚,但和她还是很陌生。过去订婚没有经验,这次又这么匆忙。现在他真是莫名其妙地就有了太太。
方鸿渐在学校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就去了香港。辛楣是在重庆得到方鸿渐订婚的消息,就寄了一封航空快信道贺。信的最后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方鸿渐现在新订了婚,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自然就疏远了一层。孙柔嘉知道后,她有点不高兴,认为赵辛楣背后讲她的坏话。于是,她就不高兴丈夫和赵辛楣来往。方鸿渐这才觉得自己不应该结婚。原来孙柔嘉是一个爱争风吃醋的女人,心眼太小,小肚鸡肠,动不动就爱发火,是一个爱使小性子的人。方鸿渐对她越来越感到失望。他们两个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经常吵架。方鸿渐的心情越来越不好。他不愿回家,家对于他来说已不是温暖的港湾,至少现在他对自己的家感到很陌生。
回到上海后,方鸿渐在一家报社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报酬却少得可怜。这时孙柔嘉请她的很有权势的姑姑帮忙找到一份工资颇丰的工作。结果,方鸿渐却不领情,认为她这样做有损自己的人格。孙柔嘉气极了,两人大吵了一顿,孙柔嘉愤然离家而去。
方鸿渐失魂落魄地回到清冷的家,他的神经已经麻木了。他的情思弥漫乱飞,他不知道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从毕业到现在,他到处颠沛流离,一事无成,而现在,爱情也正在他的内心里死去。他感到周身毫无力气,浑身疲惫不堪。他的心中一片空白。到了这时,他才觉得苏文纨的话是对的:恋爱就像一座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生活何尝不是一座城呢?
围城中女主角主要有四个:鲍**、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
《围城》对女性人物的塑造非 常精彩,小说中主要的四位女性都各具特色:温柔得体的、妩媚风骚的、孤高冷静的和工于心计的。这几位女性构成一条爱情线索贯穿于方鸿渐整个人生旅途之中,使方鸿渐的旅途颇不平静。
1、鲍**了,鲍**姓“鲍”,取意“鲍鱼之肆”,从这点足以看出作者对她的褒贬的态度。鲍**皮肤黝黑,穿着火辣,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英国人看惯白皮肤,瞧见鲍**暗而不黑、肥腻辛辣的引力,以为这是地道的东方美人。”这绝对是对她的讽刺。鲍**是几位女性中最开放的一个,或者说她非常放荡,有了未婚夫,还故意在船上引诱方鸿渐,说方鸿渐像她的未婚夫,让方鸿渐自作聪明的认为“自己可以完全享受未婚夫的权利,而不必履行她未婚夫的义务了”,使方鸿渐忍不住和她调情。她毫无羞耻之心,不受道德的约束,公然地和方鸿渐在船上的甲板上调情,表演亲密举动,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全然忘了家中的未婚夫。
2、苏文纨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书中是这样描述她的“那个戴太阳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的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涩。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的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她长相不错,身材虽然瘦了些,但是又是多少女子追求的标准。最主要的是拥有殷实的家世和渊博的学识,可是她又怎么看得上几乎一无是处的方鸿渐的呢?
“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苏**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从前她一心要留学,嫌那几个追求自己的人没有前程,大不了是大学毕业生。而今她身为女博士,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有人敢攀上来,她对方鸿渐的家世略有所知,见他人不讨厌,似乎钱也充足,颇有意利用这航行期间,给他一个亲近的机会。”她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价不比从前了,于是有意于方鸿渐,也肯定方鸿渐心里有她。在朋友面前故意亲切地叫他“鸿渐”,方鸿渐后来知道了苏文纨的心思。但是虽不喜欢她却也并不懂得拒绝,并且给苏文纨造成了他喜欢她的误解。致使苏**在这种自以为是的幸福与甜蜜的虚幻中沉浸了好久。她喜欢看方鸿渐、赵辛楣和曹元朗三个男人为她争斗,这会使她获得满足。苏**无疑是虚荣的,她享受着在众多男人之间周旋,她需要的不是爱情,而是一堆男人匍匐在她的脚下,仰望她、恋慕她。
苏文纨是也是有心机的,为了防患于未然,当方鸿渐第一次见到她表妹唐晓芙时,就骗方鸿渐说她表妹朋友很多,造成方鸿渐一开始对追求唐晓芙的迟疑。在明白方鸿渐对自己的表妹唐晓芙有意时,她就时不时耍点无伤大雅的小心机,在两人间制造点隔阂,或是阻断两人的见面。结果把方鸿渐推得更远了。当方鸿渐告诉她自己不爱她时,她又显现出其狭隘的一面,她得不到方鸿渐,也要破坏他的幸福。不仅全然不顾自己大家闺秀的形象对鸿渐破口大骂,而且以一种极为卑劣的手段拆散了方鸿渐与其表妹唐**。同时将自己嫁给了只会写几首歪诗的曹元朗。后来竟然成了一个走单帮、卖私货的妇人,可见她悲剧的人生。
3、唐晓芙是书中作者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如清水芙蓉般天然去雕饰。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她并不涂脂抹粉、也不刻意修饰,却具有一般女人都羡慕的好脸色。总而言之,唐**是摩登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她天真烂漫、温柔可人,在和方鸿渐第一次见面便受到了方鸿渐的青睐。虽然她没有和方鸿渐走在一起,但是却得到了方鸿渐的最真挚的爱。正因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距离拉开两人的感情,但是把最美丽心动的回忆留在了方鸿渐的心中,从此他的心里永远住着这个如芙蓉般的女人。她的天真,使她变得十分珍贵,但也正是由于她的天真,太容易相信别人,才听信了苏文纨的话,最终断送了她和方鸿渐美好的爱情。她对待爱情是被动的,不像之前的两位女性积极主动。如果她能稍微主动一点,把让方鸿渐早点从雨中请过来,或者是给方鸿渐一个解释的机会,就会是另一种结局了。
4、孙柔嘉是大学生,“长脸,旧象牙色的颧额上微有雀斑,两眼分的太开,使她常带有惊异的表情;打扮极为素净,怕生的一句话也不敢讲,脸滚滚不断地红晕。”长相非常普通,方鸿渐起初并没有注意到她,甚至“没有正眼瞧过她,她脸圆脸扁都没有看清楚呢。”可却没想到正是这样一个外表看起来非常柔弱的女孩子将她带入了婚姻的围城。她的家境也并不富裕,而且她父母对她的事漠不关心。孙太太老来得子,孙家是三代单传,把儿子的抚养作为宗教。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生长起来的孙柔嘉,同鲍**、苏**一样深深明白幸福要自己争取。在去三闾大学谋职的途中,方鸿渐在甲板上的几句体贴话温暖了她的心,她从此便心生爱意,开始了计划把方鸿渐带进婚姻的围城。孙柔嘉是非常有心计的。在旅途上过铁桥时她说的“方先生是不是害怕了,要不,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这样看着不至于太空荡”,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让方鸿渐感觉到她的温暖。在去三闾大学的船上,她故意找借口跟方鸿渐接近,甚至问些很幼稚的问题,这种心思早让赵辛楣看出来了。赵辛楣也提醒过方鸿渐,只是没有引起方鸿渐的认同和重视。进入三闾大学后,孙柔嘉则有意的利用谣言拉近了她与鸿渐的关系。她懂得男性喜欢柔弱一点的女子,所以有意
在方鸿渐面前表现出自己弱小的一面,拿在三闾大学上课时,学生造出的侮辱性句子来到方鸿渐面前哭诉,事事向他请教,激起方鸿渐的同情心和保护欲。还不惜编出陆子潇写匿名信给孙先生告状,在颇有心计的掩饰和创造出的种种机会中,抓住李梅亭、陆子潇的当口,迫使方鸿渐当众定下与自己的婚约,最终把方鸿渐带入了自己的围城中,这所有的一切恰恰体现了孙柔嘉“工于心计”的特点。
然而,孙柔嘉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婚姻时却不善于经营。她非常要强,对丈夫的要求非常高,总是想着如何将丈夫变成像姑父那样听话的男人,而忽视了丈夫的感受,她的敏感多疑总是会挑起战争,而她处理夫妻关系的方式也是简单直接的,每次吵架她就会摆出“比鸿渐有涵养,每逢鸿渐动了真气,她就不再开口。”孙柔嘉还非常刻薄,她对苏文纨的描述足足显示了这一点,“我看她就是贱,自己有了丈夫还要跟辛楣勾搭,什么大家闺秀?我猜她是小老婆的女儿吧。”她对丈夫有极强的控制欲,她想要方鸿渐为她一个人所拥有,想要他断绝与家人、朋友的来往。所以在方鸿渐丢下她和辛楣聚了一餐回房后,她便开始大发脾气。她同时不能容忍方鸿渐的懦弱,她受过高等教育,有相对独立的谋生能力,不能容忍方鸿渐的工作现状,因为这个问题也给他们造成了很多矛盾。她的性格上的种种特点,外加上他们两家家庭上的矛盾、姑母的挑唆,妯娌的猜忌和攻击,仆人的偏袒等众多原因,使她的婚姻最终走到尽头。
注:《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