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日记是应用文还是记敍文

小肉包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应用文记叙文

当然是应用文! 因为日记是应用在生活上的。 所有应用在生活上的文体(日记

书信等)都是应用文。 一、应用文的定义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固不能离群而独居。而社会乃由多人所组合之一整体,竟日周遭所接触者,无非人事。文明日进,人事益烦,如欲应付此一复杂人事,则必然有一特种文体产生,为大众所共遵、共用,此一文体即谓之应用文。故应用文者乃:凡人我之间,或机关团体与机关团体间,或个人与机关团体间,相互往来所使用的特定形式、文字,而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使用者,谓之。 三、应用文的用途 1、载道---凡圣贤之言,或论立身处事,或述经世济民之方,或明礼乐教化之理者属之. 如论、孟,六经,三传等。 2、怡情---文学家之作,率以抒发性情为主,往往加诸一己之情于作品中,使人读之流连哀思、荡气回肠者属之。如文人文集等。 3、致用---凡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者,不含载道,不带感情,上自朝廷之命,下至走卒之函等皆是. 如尚书尧典、大禹谟、甘誓、仲虺之诰、伊训。乐毅之报燕王书等。 四、应用文的分类 1、公文—行政机关处理公务,人民向行政机关表达意见、提出意愿须用公文。 2、书牍—人互通讯息、交换意见、维系感情、洽办事物、讨论问题的主要联落工具,是现在社会中最 3、柬帖—柬帖原为书牍之变格,书牍的附庸。然今日使用日渐普遍。 4、便条、名片—便条系由书牍简化而来。名片则又由便条简化而来。其格式作法与书牍不同,然应用 5、庆贺文—凡祝贺他人喜庆之文字皆属之。较隆重者有颂词、征启、寿序。 6、祭吊文—凡哀悼死者的文字均属之。较隆重者有传状、哀启、祭文、哀吊文、墓志铭五类。 7、对联—联语对句也。为我国文化精神的表征。 8、题辞—书题之文辞,以表勉励、颂赞、庆贺、哀悼、警戒之意。在应用文中最受欢迎。 以其作法简易,形式固定,人人可为。 9、契约—契约是一种法律行为。由双方当事人同意而签订,规定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权利义务之文书。 10、规章—规章是规定组织范围及权责画分的一种文书。 11、启事广告—以公开方式对大众、或特定人物达到众所周知的预定目的者。 12、会议文书—举凡与会议有关的一切文字皆属之。如开会通知、会议记录、提案、选举票、会议程序、 至于记叙文

可以是记人

记事

记物或记游。 记人:记述人物的事迹 记事:文章可以顺叙或倒叙的形式叙述 记物:记述物件 记游:记述游历地方的过程 记叙文特点 1.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法方式; 2. 以记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3. 通过描写人物、事件以及状物、写景表现中心思想; 4. 以记叙方式为主,综合运用其他各种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抒情、记叙中的议论、记叙中的说明。 记叙文的分类 1. 写人的记叙文: l 以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为主,从而刻划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l 描写人物所处的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为刻划人物服务。 l 通过刻划人物来表现主题思想。 2. 记事的记叙文: l 以记叙事件为主。 l 在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 l 通过对事件的记述表现主题思想。 3. 写景的记叙文: l 以描绘景物为主。 l 通过写景寄托情怀,表现主题。 l 情景交融 4. 状物的记叙文: l 以状物为主。 l 通过状物抒 *** 怀,表现主题。 l 常用联想、象征等手法并体现较强的知识性。

参考: nssh.tpc.edu/china/chinese/41/USER01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110602193

ltcampus/~lt-tmf/recording#记人

日记是应用文. 在日常生活中

为实际应用而写的文字就是应用文.常见的应用文有:便条

书信

日记

周记

启事

布告

会议记录等等.

日记是应用文还是记敍文

在日常生活中,为实际应用而写的文字就是应用文。应用文包括的内容很广,常见的应用文字有:便条、书信、条据、启事、章程、布告、周记、柬帖、会议记录和演讲词等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