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蚜蝇是益虫还是害虫?
食蚜蝇是益虫,幼虫生活习性复杂,因此,口器随种类而异。例如:腐食性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并在其中越冬;也有部分幼虫生活于污水中。
此外,某些类群的幼虫生活在其他昆虫的巢内,吞食已死的幼虫和蛹以及某些动物的排泄物。植食性种类钻入植物木质部中生活,有的为害植物的球茎。捕食性种类则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益虫主要种类:
益虫是指对其他生物有益的昆虫,蜜蜂、家蚕、瓢虫、螳螂、食蚜虻、寄生蜂、草蛉等都是益虫。捕食性或寄生性益虫在自然界中是很多的。
这些昆虫直接捕食害虫,或者产卵在害虫里进行寄生而使其死亡。据估计,在昆虫纲里约有28%的种类是捕食性的,2.4%是寄生性的,二者总共占昆虫种类的30%以上。
属于这一类的昆虫,大多数包括在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五个目中,其中则以鞘翅目、膜翅目及双翅目最为重要。在捕食性昆虫中,如螳螂、蜻蜓、猪蝽、拟猪蝽、花蝽、草蛉、步行虫、瓢虫、胡蜂、泥蜂、食虫虻、食蚜蝇等。
如澳洲瓢虫和大红瓢虫捕食吹绵介壳虫,二星瓢虫能吃矢尖蚧,小黑瓢虫捕食柑桔红蜘蛛,在柑园里常见到的跳小蜂吃掉绵蚧,寄生率在湖北秭归龙江达80%左右。寄生性昆虫中如姬蜂、小茧蜂、小蜂、寄生蝇等。各地推广的赤眼蜂就是其中的一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益虫
食蚜蝇科和蜜蜂科的区别如下:
1、分布不同
食蚜蝇科:全世界已知5000种,其中分布于新热带界的种类最多,约占总数的1/3;新北界和古北界次之;中国已知300余种。此外,已知食蚜蝇的古化石昆虫70余种。
蜜蜂科: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
2、形态特征不同
食蚜蝇科:头部新月片不显著,颜多少突伸;翅r4+5与m1+2间有伪脉,常具鲜明色斑的蝇类。形似蜂,腹节上常有黄黑相间的斑纹。 R 脉与 M 脉间有一游离的伪脉( spurious vein )。幼虫体平滑或有圆锥突起及刚毛;捕食性种类的体前端尖,后端平截;粪食性种类的腹末有长的呼吸管。
蜜蜂科:体小型到大型,长2~39mm。多数体被绒毛或由绒毛组成的毛带,少数光滑,或具金属光泽;中胸背板的毛分枝或羽状。雌性触角12节,雄性13节。前胸背板短,后侧方具叶突,不伸达翅基片后胸背板发达。翅发达;前、后翅均有多个闭室,但前翅翅室变化大,亚缘室2~3个;前翅上有1径褶穿过1m-Cu横脉上的气泡;后翅具臀叶,常有轭叶。雌性腹部可见6节,雄性7节。
蜜蜂科科属构成
蜜蜂属下由9个独立种构成:西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东方蜜蜂、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绿努蜂、苏拉威西蜂。
根据进化程度和酶谱分析以西方蜜蜂最为高级,东方蜜蜂次之,黑小蜜蜂最低。其中黑小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大蜜蜂、沙巴蜂基本以野生状态生存着为植物授粉作贡献;而中华蜜蜂、西方蜜蜂多以生产用蜂种,普遍为人类饲养。从狭义上指蜜蜂属尤其指家养的意大利蜂、中华蜜蜂、欧洲黑蜂(包括我国的东北黑蜂、伊犁黑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
意大利蜂约长1.2厘米,喙长约6.5毫米,头和胸部有短而硬的毛,颜色各异。头部有两个大复眼和3个单眼,视力强。还有一对能感受气味的触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