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RFID定位与UWB定位技术的区别?

小肉包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标签无源

你好,这个问题建议你从两种技术的底层开始了解,会更好理解两者的优劣势

一、定义

1)RFID定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通常指2.4Ghz频段内的无线射频识别,用于定位的,主要分无源UHF和有源RFID(典型2.4G、800M、400M等非标准协议);

2)UWB定位,UWB(Ultra Wide Band),遵循IEEE 802.15.4A通信标准。

二、定位原理

1)无源RFID定位,通过UHF读头进行判别,通常安装于出入口,识别到即判定经过,门口两侧通过定向天线,进行进出区分,因无源(不用电池),标签从读头处获得能量再发射出来,故识别距离较短,通常1~2米;

2)有源RFID定位,有源标签通过定时发送信号,有源基站可接收周边标签信号,通常接收范围有限(一般不大于100米半径),加上标签RSSI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一定的范围控制,从而可识别标签靠近哪个基站,且有粗糙的距离可以参考(通常米级~10米级,故仅作范围控制参考);

3)UBW定位,通过信号飞行时间进行精确计算,通常采用TOF或TDOA方法,以超高频率发送脉冲信号,可有效排除大部分杂信号干扰,精度可达10cm级别,通常30cm应用精度,如WEWILLS众志可做0维、一维、2维及3维的定位应用,此精度下,可赋能3D场景地图,实现虚拟化现场展现。

三、主要优劣对比点:

1)基于以上原理,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在定位精度及范围上,UWB为精准定位,有源RFID为存在性0维定位,无源RFID为识别性关卡定位;

2)成本对比,无源标签为元级别,有源RFID为10元级别,UWB为百元级别;

3)功耗:无源标签不需供电,有源RFID通常0.5~3年,UWB通常可充电1~3个月;

4)体积:无源纸片级别(除抗金属外),有源RFID打火机级别,UWB火柴盒级别;

四、其他几种技术,也可以参考了解:

多种物联网定位技术

关于RFID协议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其标签:

RFID backscatter.

电子标签(2张)  RFID标签分为被动,半被动(也称作半主动),主动三类。

被动式

被动式标签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读取器发出的。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取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ID号(全球唯一标示ID),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在于标签内EEPROM中的数据。

由于被动式标签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巧,无需电源的优点。目前市场的RFID标签主要是被动式的。

半主动式

一般而言,被动式标签的天线有两个任务,第一:接收读取器所发出的电磁波,藉以驱动标签IC;第二:标签回传信号时,需要靠天线的阻抗作切换,才能产生0与1的变化。问题是,想要有最好的回传效率的话,天线阻抗必须设计在“开路与短路”,这样又会使信号完全反射,无法被标签IC接收,半主动式标签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半主动式类似于被动式,不过它多了一个小型电池,电力恰好可以驱动标签IC,使得IC处于工作的状态。这样的好处在于,天线可以不用管接收电磁波的任务,充分作为回传信号之用。比起被动式,半主动式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好的效率。

主动式

与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不同的是,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记忆体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

射频识别技术包括了一整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

射频识别标签,又称射频标签、电子标签,主要由存有识别代码的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和收发天线构成,目前主要为无源式,使用时的电能取自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能量;射频识别读写设备以及 与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如进存销系统的联网等。

将射频识别技术与条码(Barcode)技术相互比较,射频类别拥有许多优点,如:

可容纳较多容量。通讯距离长。难以复制。对环境变化有较高的忍受能力。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

相对地有缺点,就是建置成本较高。不过目前透过该技术的大量使用,生产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读距就不多介绍了,相信你也有些了解

RFID定位与UWB定位技术的区别?

芯片的储存空间在512bit到4K byte左右,一般至少有16个扇区,每个扇区都有独立的密码保护,每颗RFID芯片都有其独立的UID,擦写次数一般在10万次左右,数据保存时间>10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