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正常人体是呈酸性还是碱性?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酸性酸碱

人体不存在酸碱体质之说。

人体酸碱性的问题,指的是人体血液的酸碱性,也就是血液的pH值,pH值是衡量酸碱度的一个指标。血液pH值的范围是7.35~7.45,是偏碱性的。人体通过系统调节,可使血液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人体的胃液是酸性的,皮肤的pH值在5.5左右,偏酸性,因为细菌不喜欢待在酸性的环境里,所以皮肤偏酸性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女性阴道的pH值是4.5,可减少阴道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尿液也是偏酸性的,因为肾脏排泄酸性的物质比碱性的物质多。如果将这些环境的酸性变成碱性,碱性变酸性,那么人的健康就要出大问题了。

所以,所谓的“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中性体质”是不存在的,是错误的概念;所谓的“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碱性体质更健康”等说法是伪科学。

扩展资料

食物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有酸碱性。通过将食物充分燃烧,燃烧后剩下的灰溶于水,根据水的酸碱性来确定该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但是食物摄入人体后,消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说酸性食物消化后就是酸性的,碱性食物消化后就是碱性的。

而且人体酸碱调节机制非常强大,单靠食物不可能起到调节的效果。所以区分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对人体所谓的酸碱影响和健康膳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人民网-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人体不存在酸碱体质之说

酸性体质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酸性体质基本观点是: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的弱碱状,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就是所说的无科学依据的酸性体质的特征。他们认为可通过尿液辨别。

肾脏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正常膳食条件下自尿液排出固定酸的量比碱多,故尿液PH值一般在6.0左右。根据体内酸碱平衡的实际情况,尿液PH值可降至4.4或升到8.2。

事实上,研究表明,人的体质没有酸性或碱性之区别,始终保持在PH7.4左右。实际上,不管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都是合理营养必不可少的。

正常人体是呈酸性还是碱性?

例如:“胃液PH值约为1.5,胃是人体酸度最强的器官,但并不是发生癌症最多的器官。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但至今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与饮食的酸碱性或环境的酸碱度有关联。由此也说明,酸性条件容易罹患癌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所谓人体酸碱性是一个“伪命题”。“人体血液的PH值是基本恒定的,正常范围为7.35-7.45,属于弱碱性。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过多地影响血液的PH值,因为血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系统,就是喝醋也不会让血液变成酸性。

/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74d10a66aeec08fa503dc678"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74d10a66aeec08fa503dc67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74d10a66aeec08fa503dc678"/>

扩展资料:

酸碱体制理论起源

国内“酸碱体质理论”的传播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一开始是一些相关的书籍,之后有一些不规范的保健品,还有一些微商之类的靠着这种概念卖产品。”

针对这些依赖“酸碱体制理论”的衍生品,钟凯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产品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而针对有些商家关于将身体调成碱性有利于生男孩的说法,钟凯表示,这是毫无根据的。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健康饮食主要还是提倡膳食金字塔,也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逐级递减的饮食结构。”钟凯表示,膳食金字塔的设定是根据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来规划的,与酸碱性毫无关系。

/baike.baidu.com/item/体质酸碱性/4621781?fr=aladdin"target="_blank">百度百科-体质酸碱性

/finance.people.com.cn/n1/2018/1109/c1004-30390720.html"target="_blank">人民网-“酸碱体质理论”是科学还是谎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