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是什么时候 指的是几月
不同的地区对“三春”即早春、仲春、暮春,有着不同的时间段划分,多数以2月初至3月初定为早春或称为初春,3月初至4月初为仲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暮春。我还为大家整理了其他季节及月份的别称,欢迎阅读。
季节的别称:
春天: 春季、三春(孟春、仲春、季春)、九春、阳春、青春、阳节、昭节、淑节
夏天: 夏季、夏日、夏令、朱明、朱夏、朱雀、昊天、炎节、长夏、三夏、九夏、槐序
秋天: 高秋、素秋、白秋、白帝、金秋、三秋、九秋、孟秋、仲秋、季秋
冬天: 三冬(孟冬、仲冬、季冬)、九冬、严冬、清冬、玄冬、穷冬、北陆、岁馀
月份的别称: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二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 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 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初夏、余月
五月 : 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 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七月: 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月: 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九月: 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 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
十一月 : 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
十二月: 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在古代人们将春天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称作:早春、仲春、晚春。
1、早春,是指立春到惊蛰之间的时间,这个阶段气温昼夜温差大并且气温较低,阳气逐步上升,人体内的热量消耗依然较大。
2、仲春,是指惊蛰到清明之间的时间,这时候气温进一步上升,万物复苏,肝气随万物升发,肝气渐旺并逐步偏于亢盛。
3、晚春,是指清明到立夏之间的时间,这时春季将要结束,夏季将要开始,气温进一步升高。
扩展资料:
一、早春养肝
1、早春阳气初生,人体阳气也开始生发,肝火旺盛。“春气通肝”,此时人们应寻求精神上的放松,让肝火流畅地疏泄出去,条畅气血与情志。
2、早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极易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早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春捂重点可放在捂好背、腹、脚上。
二、仲春养脾
1、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饮食上要注意健运脾胃,少酸增甘。可多吃山药、枸杞、红枣、燕窝、草莓等食材。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调养脾胃,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食大辛大热之品。
2、天气回暖,气温渐高,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亦随之生长繁殖,易发生流感、肺炎等传染病。部分慢性病如胃病、肝病、眩晕、失眠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易复发。
三、晚春祛湿
1、春三月,降雨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感。潮湿的环境使湿邪容易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
2、在饮食上应注意祛湿,宜食用有祛湿功效的食材。如,四神汤、白扁豆、炒薏仁、山药、荷叶、芡实、陈皮、藕、竹笋、豆芽等。
人民网>>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春季饮食有讲究 早春、仲春、晚春三个阶段大有不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