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什么是BIM,什么是BLM,什么是达索BIM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鲁班模型

BIM,即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英文首字母的缩写,BIM是一门技术,我把它翻译为,建筑模型信息化,也有老师把他翻译为建模信息化模型,这个看个人理解。这两个词顺序不一样,理解也有一点区别,我理解的重点是后面的信息化。

一、BIM理念发展背景

1973年,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提价,美国全行业均在考虑节能增效的问题。

1975年,"BIM之父"-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Eastman教授提出了"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建筑描述系统),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1999年,Eastman将“建筑描述系统”发展为“建筑产品模型”(BuildingProctModel),认为建筑产品模型从概念、设计施工到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均可提供建筑产品丰富、整合的信息。

2002年,Autodesk收购三维建模软件公司RevitTechnology,首次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首字母连起来使用,成了今天众所周知的“BIM”。

二、BIM概念

B:Building,“建筑”,不是狭义理解的房子,可以是建筑的一部分或一栋房子或建筑工程。

I:Information,“信息”,分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几何信息是建筑物里可测量的信息,非几何信息包括时间、空间、物理、造价等相关信息。

M:从设计阶段,分为三个等级,三个递进概念:

Model,建筑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Modeling,在模型的基础上,动态应用模型帮助设计、建造、运营、造价等阶段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Management,在模型化基础上,多维度、多参与方信息的协同管理

三、BIM优点

可视化:BIM比CAD图纸更形象、直观。

协调性: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

模拟性:在设计阶段,BIM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实验。

优化性:通过对比不同的设计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可出图性: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以上就是对BIM,从发展,到概念,再到特点的一个简要解读,要理性对待这一门技术,他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系列软件基础,也不仅仅是一个模型,一个动画,也不仅仅是一个施工流程。

BIM是一门技术的统称,以具体的工作流程为载体,借助各个信息化软件,将建筑工程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是这样的一门技术。

达索BIM是BIM达索系统

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和灵活、自适应性的平台,建筑工程公司可以定制、部署和封装最适合他们需求的工作流。公司可以在整个项目交付过程中扩大其专业知识并更广泛地扩大其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创作。新平台为开发和著作项目交付的所有方面提供范围广泛的工具,远超过传统建筑信息的数字化。

BIM达索系统的相关功能

(1)扩展工作流

在线仪表板使企业不仅能够管理信息,

而且能够理解和控制信息是如何生成、组装和分布

(2)扩大范围

凭借更强大的平台,公司可以在整个交付过程中

进一步扩大项目创作范围,

通过将信息延伸到传统的孤岛之外,

制造覆盖更大范围的机会。

(3)扩大工艺

将设计信息与制造和施工流程无缝地互联,

促成工艺和专业知识的扩展。

(4)拓展知识

知识的捕捉提供了在任何时间实现变更的灵活性,

加速了项目交付时间,并促成未来的重用。

(5)扩大集成

信息可以从不同的来源集成,

促使公司能够采用广泛的工具,

并消除了所有团队成员必需采用单一平台的需要。

什么是BIM,什么是BLM,什么是达索BIM

(6)扩大交流

云端平台允许远程托管所有模型和项目信息,

方便各类使用者从不同位置无缝地交换信息。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比较好用的BIM平台,虽然达索这个汉化名字不一定知名,但是CATIA你知道就够了,因此在使用CATIA的BIM软件的同时,你就已经算得上开始应用BIM达索系统了。

大家知道CAD是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笔者打算用她来代表地球人基本上甩掉图板再也看不到手绘图纸的这个年代,也就是当下,应该说已经差不多有十几二十年了吧。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是BIM,在下想用此表达一个我们正在和即将要进入的那个年代。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真正到来,所以我也不知道如何来准确描述,如果非要问那个年代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概括,也许可以说是“业主是最明白的那个人”的时代。 当然,CAD以前的年代是手工时代,其典型特征是图板和丁字尺,所谓趴图板是也。 之所以要做这么一个声明,原因很简单,不管年代如何变化,我们要做的事情的根本和目标是不变的:用更经济的方式,造更好的房子,让人类更诗意地栖居。 在CAD时代,有些手工时代干过的工作仍然要干,例如统计工程量;有些手工时代用过的工具仍然要用,例如设计手册。 同样,当我们进入BIM时代的时候,有些在CAD时代做过的事情仍然要继续做,比如结构计算;有些CAD时代用过的工具仍然要用,比如效果图软件和虚拟现实软件等。 那么,CAD时代和BIM时代到底有些什么不同呢? 1. 工具层面:CAD如Word,BIM如Excel 从两个时代各自使用的主要工具层面来分析,这么比喻可能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方法,如果看官知道Word和Excel比CAD和BIM更多的话,对大部分业内专业人士来说,估计此话大致不差。 同样一张财务报表,放在Word里面和Excel里面看起来是一样一样的,但是如果动起来就不一样了,好像真人和他的蜡像一般,如果推真人一下,真人就会往前走几步;如果推蜡像一下,蜡像只能吧唧摔倒。 如果我们改变了Word里面的某个数字,其他关联数字是不会自动改变的,需要人工逐个逐个去做相应变化。而在Excel里面就不一样了,因为除了我们看到的报表表面以外,报表后面的数据是由不同的公式关联起来的。因此,如果在Excel里面动了某个数据,所有关联数据都会按照预先设定的公式自动变化。 换句话说,Word里面的那个看起来一样一样的报表只是那张Excel表的某一个特定的状态,就好比某个人的正面像一样。但是一个人是可以照很多种像的,除了侧面、背面、上面、下面以外,别忘了还有CT、B超、X光等等,前提是有那个真正的人存在着。 CAD和BIM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上面的情况。 人们一般通过不同的视图来表达建筑物,如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CAD时代,设计师分别画不同的视图;BIM时代,不同的视图从同一个模型中得到。如果我们多带带来看两者的平面图或者立面图的时候,她们也是一样一样的;但是当我们改变其中一个门和一堵墙的类型的时候,CAD可能需要逐个修改平立剖等图纸,而BIM只要在模型中修改相应的构件就行了。 同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设计师还要做结构计算、热工计算、节能计算、工程量统计等工作,在CAD时代,每个单项的调整都需要逐个修改不同的计算模型,以反映该单项调整对其他各项建筑指标的影响。当我们进入BIM时代的时候,表达建筑物的模型可以直接用于上述计算,每个单项的调整都只需修改唯一的模型,实现高度自动化。 名人说过,第一个把美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 本人特别说明:把CAD和BIM比作Word和Excel的,我肯定是第N个,且N>>3。 2. 方法层面:CAD是我给我造的您做衣服,BIM是我根据您的身体做衣服 项目建设是多个专业一起参与的活动,专业数量可以从十几个到二三十个。特别是近一百年以来,由于电力、空调、通讯、数据、安全、智能等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呈几何级数增加。 上面这段话有点文质彬彬的感觉,跟其他部分的文风有点不太一致,那是因为我没想好如何用大白话讲清楚这个意思。 简单点说,造今天的房子,即使鲁班他老人家在世,充其量也只能搞掂建筑和结构两个专业,要把现在的房子造起来,还需要水道鲁班、暖通鲁班、电气鲁班、节能鲁班、通讯鲁班、效果图鲁班等等。 当然,现在上面这些鲁班我们都有,就是需要再多的鲁班我们也一定会有的。 问题是,这么多鲁班,怎么在一起造房子呢? 果然是行家,问到点子上了! 此处不准备讲造房子的历史,因此,手工时代的陈年旧账咱们就不说了。 咱们还是一起来看看CAD时代的鲁班们是怎么把房子弄出来的吧。 CAD时代的故事: 首先建筑鲁班出场,画好各种平立剖图纸,然后交给其他的鲁班门。 这时候效果图鲁班来了,根据建筑鲁班给的图纸鼓捣出一个“效果图模型”,再根据这个模型做出建筑物的效果图、动画、虚拟现实等等的可视化效果,供业主或评委们做决策。 结构鲁班要做结构计算,根据建筑鲁班给的图纸鼓捣出一个“结构计算模型”,然后进行其它鲁班门都没法明白的极其复杂的各种结构计算,配好钢筋,画好结构图。 然后机电鲁班门扛着各种机器和管子来了,在图纸上见板起架,逢墙开洞,再整出好几个“机电计算模型”,在这些机电模型上进行机电各个专业的计算、分析、模拟,开始画机电图纸。 造价鲁班该出场了,在这些图纸基础上建立“算量模型”,统计混凝土的体积、量管子的长度、数设备的数量等等,最终计算出房子的造价。 时髦的绿色鲁班走过来,看着这些图纸,搭起来一个“绿色建筑计算模型”,开始节材、节水、节地、节能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建筑计算,甚至还得算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等。 房子造好以后呢,物业鲁班来了,赶紧建立“物业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物的运营维护大业。 怎么这么啰嗦啊!报告看官,咱这可是超级简化版。咱还没考虑机电鲁班发现他要走管子的地方被其他鲁班占了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毛主席说:“死人的事情是经常会发生的”,咱这儿没那么严重,不过鲁班甲挡鲁班乙道的事情确实是经常发生的。 看出门道来了吗?咱这儿总结总结? 第一:鲁班门都很辛苦,自己的活还没练以前,都得自己先鼓捣出一个“XXX模型”来。各位业主大人,这些个“XXX模型”和您要的那个房子是事儿吗?您相信鲁班门都能鼓捣对?退一万步讲,就算第一次都鼓捣对了,后面遇到“设计变更”或“错漏碰缺”的时候,所有鲁班都能步调一致吗? 第二:当然鼓捣“XXX模型”是需要时间的,虽然对于业主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第三:鲁班门鼓捣出来的这些“XXX模型”您在以后的运营、维护、改建、扩建过程中能用得上吗? 如果把造房子比作裁衣服的话,CAD时代每个鲁班都根据自己的擅长做衣服,可您却觉得每件衣服都在某个方面不合适您,都穿不出去。 鲁班当然都是好鲁班,问题在于每个鲁班在给您做衣服以前都得先做一个他理解的您的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裁衣服。 我们一起来看看即将到来的BIM时代的做法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BIM时代的故事: 如果业主在请那些建筑鲁班、结构鲁班、机电鲁班的基础上,再请一个BIM鲁班,专门帮助业主建立、管理、更新一个其他鲁班们都可以用的和实际建筑物的内容一模一样的模型,我们称之为BIM模型,情况会如何呢? 建筑鲁班要出平立剖图,业主吩咐BIM鲁班从BIM模型里找出平立剖需要的素材给建筑鲁班; 结构鲁班要做结构计算,业主吩咐BIM鲁班从BIM模型里找出结构计算需要的信息给结构鲁班。计算以后如果要进行调整,BIM鲁班就把调整的信息在更新到BIM模型中去; 机电鲁班如此,绿色鲁班如此,造价鲁班统统如此…… BIM鲁班因为帮助业主把所有鲁班的信息都放到同一个BIM模型中去了,所以就可以发现并解决不同鲁班之间互相打架的事情。 招投标开始,BIM鲁班不但可以帮助业主准备一份已经解决掉各种错漏碰缺问题的图纸给投标方,而且还可以把那个设计已经完成的BIM模型给施工鲁班,请施工鲁班把投标方案在BIM模型上表现出来。 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中的工地实际进展可以在BIM模型上表现出来和计划进度做对比,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利用这个BIM模型来解决,新的信息也能同步更新到BIM模型中去。 房子造好以后,这个一直在跟着变更更新的BIM模型就跟实际建筑物一样一样的了,以后市场、销售、运营、改建、扩建,就统统都可以用了。 如果还是用做衣服来比喻,那就叫量体裁衣:您的体,您的衣。 最后一个问题:BIM鲁班 = BIM咨询师。 3. 结果层面:CAD是设计师干活更快了,BIM是业主变成最明白的那个人了 问:从手工时代到CAD时代,最受益的那个人是谁? 答:设计师。 问:设计师得到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答:绘图快多了。 问:从CAD时代到BIM时代,最受益的那个人会是谁? 答:业主。 问:业主的最大好处会是什么? 答:省钱。变更少了,返工少了,追加投资的情况少了。 问:还有呢? 答:省时间。有啥问题都立马能解决了。 问:还有呢? 答:房子质量提高了。不用造好再砸了,不用没洞硬凿洞了。 问:还有呢? 答:没有了。 问:真没有了? 答:业主成精了。业主啥事都知道了,业主变成最了解自己房子的那个人了,业主变成最明白的那个人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