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上用印有什么讲究
书法作品用印的讲究: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不可比字大。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2、盖二印,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18、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
19、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0、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1、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2、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3、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4、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25、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扩展资料:
印章的艺术作用: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斋号章是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