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和强化的区别
强化有四种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
负强化和惩罚是有区别的。
负强化指为了去掉一个坏刺激,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出现而设立。
正惩罚则是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方法,往往是对方感到不快的刺激
负惩罚是去掉一个好刺激。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区分负强化和惩罚,关键在于分析三个因素:
行为,厌恶刺激,产生的结果。
如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则是强化,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则是惩罚。
强化
增加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强化物能增加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或事件。
正强化:呈现某种积极刺激以提高行为发生的概率,如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出去玩,看**
负强化:排除某个消极刺激,以提高行为发生的概率。如完成学习任务就不用打扫厕所等。
奖励法则 :孩子更多的是精神需求,归属感,价值感,关心爱护
一、该做的事不一定需要奖励。
二、不该奖励的事情一定不要奖励,不要让奖励成为贿赂。
三、一定不要让行为与奖励联系过于紧密。
四、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
五、教育的目的是不教育,奖励的目的是为了不奖励。
奖励激发的是外部动机,我们最需要的是内部动机对事物本身感兴趣,如果使用不当,会削弱孩子的内部动机。及时弱化淡化撤销奖励。
惩罚
正惩罚:呈现一个消极刺激降低某个反应发生概率。批评,指责,体罚。如完不成学习任务就罚打扫厕所。
负惩罚:取消一个积极刺激以降低某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完不成学习任务就不能出去玩、看**。
惩罚的作用 :
在矫正行为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鼓励使用惩罚,在改变行为的问题上,惩罚是一种一定条件下的有效方法,但不是理想的方法。
惩罚的作用不如奖励
1、指向不明确,惩罚本身并不能导致适当的行为。
2、其作用是暂时的,短期的。边际效益递减,随着惩罚频率增加,效果下降。
3、可能导致消极情绪。
4、不良榜样示范,惩罚有时会增加攻击行为
惩罚的消极作用:4R
反抗,愤恨,报复,退缩
使用惩罚的原则
1、即时性:惩罚应该在不良行为后不长时间内给予。
2、一致性:每次不良行为之后都给予,无一例外。
3、时效性:应避免长期使用惩罚,尤其是低强度的惩罚。
4、针对性:对事不对人,不要将不良行为类推为人格,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人格是不容易改变的。
5、公正性: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惩罚需要的条件 :
? 好的关系是惩罚发挥效应的前提,公平公正
为什么喜欢用惩罚:
短期有效:“因为对于减少他们所不喜欢的行为来说有立竿见影的效应,而这效应又强化了惩罚者的行为”
长期会导致反叛,严重者会以丧失自我为代价而屈从。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