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上诉抗诉公诉的区别
我们常说,在生活中遇到遇到权益被侵害的事情应该积极提起诉讼,其中的“诉”指的就是原告向法院提起的请求。“诉”有很多种,例如起诉、上诉、申诉、抗诉、自诉,这些“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下是整理的起诉上诉抗诉公诉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起诉上诉抗诉公诉的区别
1、主体不同。起诉的主体是民事诉讼的主体;上诉主体是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独立、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抗诉主体是就一审判决不服的被害人;公诉主体是国家公检机关。
2、理由不同。起诉是对自己所受侵害提起诉讼;上诉是对所做判决不服提起重新审判的活动;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公诉是监察机关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提起公诉。
3、提起方式不同。起诉应提交起诉状,是在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上诉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抗诉的方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应当提交抗诉书;公诉应提交公诉书。
二、上诉的法律条件是什么
上诉指的是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1、必须有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2、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
3、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三、我国法律中关于上诉期限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限应从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算。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当事人的,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次日起算。
起诉、上诉、抗诉、公诉简单来说都是对人民法院的一种请求,这些“诉”有各自的提起情况和提起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而存在的。
法律分析:1、上诉和抗诉的主体不同。2、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3、上诉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抗诉应当提交抗诉书。4、提出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