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花盆鞋的介绍

桃子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花盆鞋子

花盆鞋,或称“高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它是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鞋底以木制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

最近,随着很多清宫剧的热播,大家对清廷后宫妃嫔的服饰和妆容有了更多的了解,头顶鲜艳夺目的旗头,楚楚可人的咬唇妆,华贵锦绣的旗袍,精致高挑的花盆底鞋,随着影视剧的渲染,这些经典的装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也会让一些细心的观众产生许多疑问,例如,清朝妃嫔们会什么会在手上戴上长长的指甲套,难道不会不方便吗?她们所穿的鞋子,为何要在鞋底的中间放置那么高的木墩,穿上一定很难把握身体的平衡,难道不怕会摔倒吗?

花盆鞋的介绍

其实,我们要知道的是,一个时代的服饰装束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它就是那时社会的一面镜子,要么能从当下找到原因,要么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清朝女人的服饰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嫔妃们脚下那双造型奇特的花盆底鞋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和故事。

花盆底鞋,严格地说,可以算是高跟鞋,但又跟如今高跟鞋有区别。鞋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鞋底下方的“花盆”,由木头制作而成,位于鞋子的正下方,高度在5至25厘米左右,为了美观,通常会将它蒙上一层白布或者喷上白色的漆料,雕刻美丽的纹饰。鞋子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上面的缎面,也就是放脚的地方,它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颜色和花式,缎面是一双鞋子精致名贵与否的关键。

另外,清朝宫廷中关于什么样年龄阶段的女人穿什么样高度的花盆鞋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小的女子,穿的鞋子越高,年龄长者次之,年老者又次之,或者就只穿平底鞋了。

我们知道,其实清朝以前的各朝代嫔妃都穿平底鞋的,只有清朝建立后,这种花盆底鞋才逐渐流行起来,所以,花盆底鞋属于满清人的民族服饰。满人的祖先是女真人,在入主中原以前他们是游牧民族,所以在服饰和生活习性上带有很多游牧民族的特征,例如,女真的男子要编发就是为了在狩猎的时候更加方便,那么这个花盆底鞋是否也受到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呢?答案是有的。

原来,女真族的男子在负责狩猎的同时,女子就负责采集,而东北山区树林茂密,蛇虫时常出没,女人们在劳作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叮咬,于是她们逐渐发现如果在鞋子下绑一块木头,那么就能减少伤害,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在人群中流行开来,于是便有了最早的花盆鞋。

后来,清朝宫廷中的妃嫔穿这种鞋当然不是为了防叮咬,而是传承了前人的做法,把它当成了一种民族服饰,另外,入关后,汉人以小脚为美的观念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满人的审美。满人没有裹足的习俗,但若是穿上了花盆鞋和长旗袍就能掩盖住双脚,显得也很娇小。

穿上花盆鞋很不方便行走,特别是不能快速奔跑,如果遇到雨雪天儿行动更不方便,搞不好就会摔一跤。因此,满清贵妇们走路的时候就会刻意放慢脚步,小步而行,恰好又体现出了女性的优雅和尊贵。而且,就算在清朝,也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资格穿这种鞋子的,只有皇室贵族才有如此殊遇,因此,它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小小的一双鞋子,既有历史传承也有审美情趣,甚至还融合了政治观念,值得赞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