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参军事”是什么意思?
“参军事”的意思就是“参谋军事”,简称“参军”。下面是一段《通典》卷三三,《职官典十五》关於“参军事”的记载:
参军事:后汉灵帝时,陶谦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献帝时,孙坚亦为张温参军。荀彧参丞相军事、孙楚参石苞军事是也。楚轻苞,谓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晋时军府乃置为官员。中军羊祜置参军二人。太尉杨浚置参军六人。历代皆有。垤隋为郡官,谓之书佐。大唐改为参军,掌直侍督守,无常职,有事则出使。前代又有行参军者,晋河闲王顒以太宰辅政,始置之,掌使命。历代皆有。大唐惟王府有之,余则无矣。
因此凡是“某某参军事”或“某某参军”都是某一幕府的属官。
从唐代以后,也就是宋代,幕府观念发生了变化。幕府就不仅仅指军事行动附属于将帅的一系列官僚机构了,产生了概念的扩大化,因此宋代的“参军”就成为了地方州郡长官的属官了。而其执掌也不再与军事相关了。
录事参军,官名。晋代置,亦称录事参军事,为王府、公府及大将军府等机关的属官,掌管各曹文书,纠查府事。其后刺史掌军开府者亦置。北魏至隋,州郡亦设录事参军。唐宋时废时置,元废。唐代的录事参军是藩镇或州郡的属官,主管军府众务,纠察诸曹纠违。
六曹参军是功曹、仓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事的总称。分掌诸曹案碟。功曹与法曹参军兼领检法。其余诸曹参军兼领出入所属诸县事覆,及分季轮流与司录参军同推勘诉讼公事。
录事参军与六曹参军同为曹官。但是录事参军的地位要比六曹参军要高。从上面的叙述,应该可以知道其职责的区别。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不同的朝代其执掌不尽相同,需要注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帮助。
这些官职都是真实存在的。各个时期这些官职的职能不一样。《三国演义》所处的汉末,刺史相当于省长加军区司令,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孝成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汉武帝定制,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各置司马一人领之。魏晋南北朝,诸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位次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 宋制,司马铜印墨绶,绛朝服,武冠。至隋时废州府之任,不置司马,改置治中。
参考《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往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