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脉象特征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4.数脉

 「脉象特征」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

 「临床意义」数脉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5.洪脉(附大脉)

 「脉象特征」脉体宽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洪脉主气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

 6.微脉

 「脉象特征」脉形细小,脉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临床意义」微脉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7.细脉(小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临床意义」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8.散脉

 「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临床意义」散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9.虚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临床意义」虚脉主虚证。

 10.实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临床意义」实脉主实证。

 11.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

 12.涩脉

 「脉象特征」脉细而缓,脉率和脉力不匀,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

 「临床意义」涩脉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13.长脉

 「脉象特征」脉形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临床意义」长脉主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

 14.短脉

 「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临床意义」短脉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15.弦脉

 「脉象特征」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弦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16.芤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芤脉主失血,伤阴。

 17.紧脉

 「脉象特征」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紧脉主寒、痛、宿食。

 18.缓脉

 「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缓怠。

 「临床意义」缓脉主湿病,脾胃虚弱。

 19.革脉

 「脉象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临床意义」革脉多主精血亏虚。

 20.牢脉

 「脉象特征」脉位沉,轻取中取均不应,其形大体长,势微弦,力强,坚牢不移。

 「临床意义」牢脉主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21.弱脉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

 「临床意义」弱脉主气血不足。

 22.濡脉

 「脉象特征」浮而形细,势软,搏动力弱,不任重按,按之则无。

 「临床意义」濡脉主诸虚,又主湿。

 23.伏脉

 「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临床意义」伏脉主邪闭,厥证,也主痛极。

 24.动脉

 「脉象特征」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临床意义」动脉主痛,惊。

 25.促脉

 「脉象特征」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促脉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衰败。

 26.结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临床意义」结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亦主气血虚衰。

 27.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临床意义」代脉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28.疾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

 「临床意义」疾脉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亦主热盛阳极。

区别一:定义不同

1、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脉搏是指肢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

区别二:跳动次数不相同

1、正常人的心率为每分钟平均在75次每分左右。

2、正常人的脉搏为每分钟七十至八十次,平均约72次每分。

区别三:观察借助的介质不同

1、心率需要通过医疗设施来了解。

2、脉搏只要通过体表就可以接触到。

扩展资料

通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区别的,不过在极少数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脉搏少于心率的情况下,这个通常是很严重的心脏病引起的,而且有明显的症状的。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通过听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百度百科—脉搏

百度百科—心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