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有什么特征?
城市环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形式,又是一种主观创造的景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统一体;狭义则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的主要特点如下。组成复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比,城市生态环境结构复杂得多,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结构4个方面。城市环境以人为主体,非生物因素起主导作用,人工设施叠加在自然环境的大背景上,自然因素的支配作用已大为减弱,需要依靠人工的力量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一个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巨大开放系统。生态脆弱由于城市中消费者远大于生产者,城市生态完整性差、依赖性很强,属于寄生系统。城市生态组合成分单调,生存空间狭窄,自动调节和自净力比较弱,处于极为脆弱的状态。资源性与价值性 城市的各种装修污染检测资源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要素,因而环境及其各种要素对城市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不同于经济资源的自然资源,这就决定了城市环境的资源性。在城市与环境这一关系中,环境能够提供满足居民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性产品和舒适性服务,城市环境是对居民及生产具有价值的。
一、人口类型:
1、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2、城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二、生产模式
1、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业,聚集了大量非农业人口的县以上政府所在地,经批准可以设为城市。
2、以农业为依托,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经批准可以设为镇。
三、广义、狭义理解
1、城市的狭义理只含市不含镇,广义理含市又含建制镇。
2、城镇的狭义理含市和建制镇. 广义理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
扩展资料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口相对比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城市要求有一种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合理的法律。
百度百科-城镇
百度百科-城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