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什么是腾?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图腾氏族

图腾(Totem),从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转化而来,意谓“彼之亲族”、“种族”等等。图腾信仰与母系氏族社会共存。那时,图腾信仰是占有支配地位的思想意识,或者说是一种图腾世界观。它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发端于这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因而它成了该氏族的共同祖先和保护神,成了该氏族的徽号、标志和象征。也因此,图腾崇拜成了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

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大约是最早的一种。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认识水平的进步,人类抽象思维、幻想活动进一步发展。在自然崇拜中,人们逐渐发现有少数自然现象与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如饥饿时某种动植物可提供急需,而某些动物又对人类具有威胁,使人们诚惶诚恐。在此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将这些自然现象看做是自己生命攸关的神灵。同时,当时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方兴未艾之时,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搞不清性交与生育的因果关系。常常把上述神灵看作是自己的来源之一,从而产生了图腾信仰。每个氏族选择作为本氏族图腾的崇拜对象,往往是与各个氏族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或无生物。

图腾是与母系氏族同时产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当一个氏族发展为两个以上的氏族时,原来氏族图腾就演变为胞族图腾,新生或女儿氏族则有了新的图腾。如傈僳族有一个熊氏族后来发展为3个女儿氏族,跟随而来的出现了狗熊、猪熊和大熊3个图腾。随着母系氏族的解体,图腾信仰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初的图腾形象就是图腾的自身形象,蛇就是蛇,虎就是虎,后来才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如狗首人身、人头蛇身等,最后才是图腾的神圣化,如龙、凤等。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中,有关图腾资料出土不多,也许已有不少出土但尚没有被认识。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也有蛛丝马迹可寻。如北京平谷县上宅遗址出土一种鸟首形镂孔陶柱,很可能是一种鸟图腾柱,以备供奉之用。在西安半坡遗址发现几件人面鱼纹,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半坡氏族信仰鱼图腾的反映。在长江下游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工具、器皿和陶器上有不少鸟形象,绍兴出土的战国铜房脊上,还有一个鸟图腾柱装饰。这是越族先民信仰鸟图腾的有力见证。更为有趣的是,在辽宁红山文化和山西龙山文化中均出现了龙的形象,说明我国有关龙图腾的传说是确有其事的。

近代许多后进民族都保留着不少图腾信仰的“活化石”。我国台湾高山族信仰蛇、山羊等图腾;壮族以龙、鸟、蛙、枫树为图腾;鄂伦春族以熊为图腾;普米族以虎为图腾;彝族以虎、葫芦、竹子、獐为图腾;傈僳族以虎、蜂、鼠、熊、猴、羊、竹为图腾;怒族以虎、蛇、蜂、麂子、鼠为图腾;瑶族和苗族以龙、狗、枫树为图腾;湖南湘西有些苗族修筑盘瓠庙,供奉盘瓠,每年都举行祭祀,其间还要进行龙舟竞渡;畲族信奉狗图腾,他们把图腾绘在画上,号称祖图,祭祀时要唱狗皇歌,叙述狗与畲族的骨肉之情,歌颂狗对畲族的种种恩惠。

在古史研究中,把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定为图腾属性,应该慎重从事:①看它是否是图腾时代的产物;②看它有无图腾的若干特征。无论是考古资料或民族学资料,都说明图腾是有特定含义的,而且有若干特点:

第一,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这个图腾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姓。汉族百家姓中有不少姓就渊源于图腾,少数民族也有类似情形。每个氏族都喜欢在有关工具、家具、衣饰、住宅上雕绘本氏族的图腾形象,有些还雕成巨大、神秘和精美的图腾柱作为氏族的象征。

第二,认为本氏族为该图腾所生,两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并且创造不少图腾神话,人们常常从所信仰的图腾中引出自己的世系。如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起源传说,分别信仰水鸟、小鸟、鹰和天鹅图腾。

第三,对本氏族图腾有一套祭祀活动,如畲族的祭祖仪式,苗族的拜盘瓠庙,都是以祭祀狗图腾为中心展开的宗教活动。壮族有一个青蛙节,是祭祀青蛙图腾,祈求农业丰收。最初的祭祀等活动是由氏族长兼任的,后来才有专门的巫师,并且以图腾作为自己的主神。

第四,每个氏族对自己的图腾有若干禁忌,如禁说图腾名字、禁杀、禁食,甚至禁止触摸图腾。而本氏族禁杀的动物,其他氏族则可猎取。当时动物很多,图腾各异,对动物,甚至植物起了一定的保护和调解作用,这对生态环境是有一定益处的。

上述图腾特点对我们识别和鉴定远古图腾形象有重要帮助,也就是说,若确定某种事物为图腾,不仅要考虑到社会背景,观察其形象,还要看它是否具备若干特点,从而才能将图腾与一般动植崇拜或者动植形象区别开来。也许有人问题:中国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图腾呢?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有人说龙凤或龙虎就是这种统一图腾的象征。其实世上没有各民族共同信仰的统一图腾。众所周知,图腾信仰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部落尚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彼此缺乏来往,当时不能,也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图腾。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还是传说时代的华夏、东夷、三苗,他们决不可能是信仰一种图腾,而是各自信仰不同的图腾。就是夏族、商族、周族也是由许多氏族或图腾发展演变来的。近代我国各族的图腾史也是如此。偌大一个中华民族怎么能有一个统一图腾呢!至于说我国文明时代常见的艺术主题——龙凤或龙虎形象,与其说是统一图腾,莫如说它们来源于图腾更确切些,而且是与王权的提倡有重要关系。因此,龙凤和龙虎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图腾。

当时氏族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也是同一血缘和同一图腾信仰单位。因此,通常又称母系氏族社会为图腾时代。在当时条件下,图腾信仰对巩固和发展氏族制度,实行氏族外婚制均起过进步作用,对当时的经济、文化、艺术、建筑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认真搜集和研究我国的图腾制度,不仅是宗教史和艺术史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开远古之谜的一把钥匙。

1、狼图腾

狼是突厥系民族图腾,阿尔泰民族的另一支东胡也敬畏狼。汉史载,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车认为他们是一个美丽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后代。而乌孙的祖先则传说是弃婴和母狼阿史那的后代。乌孙、高车,一为匈奴养子,一为匈奴之后,加之传为匈奴别部的突厥,皆有狼祖神话,

以此推之,匈奴亦当有狼祖神话,只是消失于久远的历史年代之中而已。突厥第一汗国的王族姓氏阿史那就是来自于突厥传说中的母狼阿史那。阿史那这个词在古突厥语中是指苍色的狼眼。传统意义狼图腾代表的是天----'腾格里',草原人在死后会把尸体运到特定的地方,供狼吃掉。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死后才能到腾格里享福,才能回到腾格里的怀抱,在文化大革命以前,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就是用这种方式下葬的,这是他们对腾格里·对天的崇拜。这种传统在内蒙和蒙古已很少见了。

2、鸟图腾

在原始时代,鸟形图像的出现比较普遍,不仅存在于黄河流域的史前人类中,而且在长江流域的原始遗存中也有普遍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双鸟朝阳象牙雕刻、鸟形象牙雕刻、圆雕木鸟,甚至在进餐用的骨匕上也刻有双头连体的鸟纹图像。

什么是腾?

可见,鸟图腾崇拜在原始人的图腾崇拜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古籍中也能找到一些氏族的鸟类名号,如少昊部落就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等。在中国南方的古代民族中,越人的图腾标志主要是鸟。居住在山东、江苏一带的东方各种夷人,据古籍记载,他们最初也是以崇拜鸟为主。

从民族志的材料中来看,中国大多数近现代少数民族,都还或多或少地残留有鸟图腾崇拜的文化痕迹。怒族、苗族、满族、朝鲜等都有鸟图腾,并有关于鸟是自己祖先的神话。此外,黎族、珞巴族、赫哲族也都有鸟图腾。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在门上挂一只鹰,认为这样能起到避邪的作用。

3、蛇图腾

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

《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

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4、葫芦图腾

由葫芦神话衍生的传说亦多种多样,最出名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据传盘古出世时,将身一伸,天即高,地便坠下,天地相连处,盘古则左手持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用凿击,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浊初开。

盘古与葫芦图腾的关系:彝语专家刘尧汉在《论中国葫芦文化》中指出,盘古就是葫芦,盘古的盘,即是葫芦;古-意为开端,所谓盘古,即“从葫芦开端”。

5、龙图腾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

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对龙的崇拜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绵延了数千年的特殊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非凡的能力,他有鳞有角,有牙有爪,能钻土入水,能蛰伏冬眠;他有自然力,能兴云布雨,又能电闪雷鸣。龙就是广义的图腾,有着图腾的实物体现。

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绝对优于其他民族—不屈、顽强、团结,龙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也就是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意。

中国历代君王,皇袍上都以龙为帝王标志。说明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龙就是一种权利、力量、智慧的综合体,龙的广义解释,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所以中国人始终爱龙、望龙、信龙。无论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百度百科-图腾 (文化标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