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假字?通假与假借有何区别
本有其字,因音通假,是为通假字.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为假借字.
首先,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假借字是本无其字.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是同时存在的两个字.如“植其杖而芸”中的“芸”通“耘”,二者皆是已造出的,同时存在的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的结论,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如 “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自,鼻也,象鼻形.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但是二者通用“自”字,字形上只有一个字.
其二,假借字虽不造新字,却能够产生新义,这是通假字所不具备的特点.
第三,从时间长短来看,通假字是临时的、偶然性地替代,离开特定语言环境后,通假字便不复存在.反观假借字,则是一经借用便永久替代.
值得提出的是,原来的假借字有两种分类,第二种分类是尚文还未提及的“本无棋子”的“通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也曾说过:“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在这样的解释中,二者的观念区分的还并是那么清楚,但是随着学术界对这两个词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我们不再把“本有其字”的“通假”称为“假借”了.二者的区别也就愈发的泾渭分明了.
一、本质不同
1、严格地说,“通教”一词是指用自己的话来代替。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回”字已经被使用,但它被“回”字暂时取代。
2、这六本书中的假借词与此无关,因为创造新词或避免词数大幅增加的难度更大,而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来表达这种意思。比如“子”字的本义是鼻子,由于谐音关系,要表达“己”的意思,这就是六书中的假借。
二、不同的特点
1、通假字
与正确的词不同或相似;由名人写的。
2、假借字
外来词是同音词。但同音词不一定是借词。伪善借词是在不创造新词的情况下,用来表达新的意义,即更新旧词。但这种借修方法往往是借而不还。
三、形成的不同原因
1、通假字
古人创造了一个词来表达一种意思,但对哪个词来表达哪个意思的思考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确定的规则。一个词可以用来表达意义,另一个词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词来表达意义。因此,过去的文章越多,造假的话就越多。
2、假借字
表意文字是古代表意文字的基础,但表意文字记录语言有许多困难:有些现象难以表达,无法创造文字;而且,如果事物表达思想,就必须一次创造一个词,这就需要一个字。给记忆增加了很大的负担。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人们提出了借词来表达语音的方法,因此出现了假借词。
百度百科-假借字
百度百科-通假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