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与诗歌的区别﹖
诗话,评论诗歌、诗人、诗派及记录诗人故实的著作;说唱文学的一种,属于“词话”系统,其体制有诗也有散文。诗即通俗的诗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的文体,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如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词和诗有什么区别?词牌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词牌就是词格式的名称,词和诗最大一点不同就是格式上的区别。一般律诗的格式只有四种,但词可以做到上千种不同的格式,这些就被称作词牌。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诗词”,都是古人的歌曲,词就是由词人专门为曲填写的。古代诗歌也分很多不同的种类,还有古体诗、近体诗等,可能不少朋友都还不太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这次就为大家做个介绍,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散曲。这其中的异同还是比较明显的。
古体诗是指古诗中不遵守平仄格律的所有诗。而词牌虽然不像格律诗那么整饬,有长短句,可以转韵,这些都和古体诗很像,但是词牌是比近体诗更严格的格律体。
也就是说词牌是和旋律而作的格律分明的诗歌形式,也在诗歌范畴之中。
其实,词本来就是从诗中演化而来,所以又称“诗余”。
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从这一点上来看,词和早期的诗歌是一样的,都是用于演唱。但是进入汉朝后,文人和诗歌作品大量出现,而音乐并没跟上,就出现了“徒歌”,诗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了。随着魏晋隋唐诗开始整饬、雅化,成为科举形式,创造出近体诗格式,到了宋朝的时候,诗完全就是高大上的存在了。
但是民间依旧需要娱乐,需要歌唱,就产生了格式相对灵活,和音乐相匹配的词。初唐敦煌发现了最早的曲子词,在中唐经过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这些大诗人的整理和再创作,词开始走向士大夫文人阶层。在五代十国,词牌成为贵族,甚至是皇帝的爱好,地位逐渐改变,脱离了歌女演唱代言体,成为文人抒发自身感情的文学载体。
但是在词牌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卑微的,甚至在词牌最盛的宋朝,文人还是把诗和词分别对待,诗歌用来说国家大事和志向胸怀,词牌用来娱乐宴乐和小情调抒发。直到苏轼、辛弃疾开始豪放入词,诗词才在创作上开始合流。
不过主流还是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大部分文人还是在内容和感情表达上把诗和词分得很清楚。
同时期,随着大量高层文人介入,对词做了豪放、婉约的主题改革,对长调、小令做了平仄上的规制,宋词步了唐诗的后尘,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成为一种吟诵的文体。
而古体诗在近体格律诗出来之后,虽然一直按着自己的路子在走,也就是不在乎平仄格律,偶有长短句,押韵灵活,中途转韵。但是我们看到这些特征其实和词牌类似,只是古体诗用来吟诵,所以可长可短,更加灵活。而词对应的音乐词牌是固定的,是格律体,字数多少也是死死的,虽然押韵比格律诗灵活,但限制比近体诗一点都不少。
文艺形式一旦有了更好的规则,比如格律,就算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在从小受平仄教育的诗人手底下,无意识的也会体现出来。这就是唐朝后期出现的“律古”。
其实你现在作一首古体诗,无意间基本上也会遵守平仄,写出律句来。这是中国汉字音韵发生的必然,只是不用合近体诗的严格规则。
也就是说,真正原始的古体诗还是消失了。后世诗人要么写近体诗,要么就是写“律古”,而如果这“律古”符合音乐可以演唱的话,不就是词牌?只不过因为时代的久远,这些音乐大都已经失传,词牌也纯粹变成字数、平仄、押韵的规格存在,所以合规则的律古就是词牌,不合这些词牌规则的就是古体诗。
诗词作品都是从古体诗进化演变细分而来,只是发展到后面各自立了门派而已。
近体格律诗、词牌、散曲都是如此。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