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患病率和发病率是一样的吗
患病率的计算方法:某病的发病率=(一年内累积报告某病发病的人数÷该年内暴露该致病因素可能发病的平均人口数)×K(100%或1000‰)。
发病率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段时期(常为一年),某特定人群(某年龄、性别、职业等),暴露某一致病病因中而发生该疾病的频率,即:某地被动监测得到的某病发病率为一年内累计报告的发生该病病人数作分子,该地区该年内暴露该病致病因素可能发生人群的平均数作分母。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观察期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所占的比例。主要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等。
1、发病机制,属于病理学范畴,就是在身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了失衡的病理过程。之所以称为机制,就是每种疾病都有其一定的发病规律,并表现全身或者局部(系统、组织、器官、细胞等等)的病理反应。
2、病因就是导致一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它包括致病因子和条件。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3、临床表现常指医学中患者得了某种疾病后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临床表现常常用着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多看看病理书就能体会到三者的不同于联系。
扩展资料举个例子,便于更好的理解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休克病因分为以下七种:
1、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2、创伤性休克:严重创伤特别是在伴有一定量出血时常引起休克,称为创伤性休克。
3、烧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伴有大量血浆丧失者常导致烧伤性休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休克中,细菌的内毒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亦称内毒素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故又称败血症性休克。
5、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常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6、过敏性休克:给某些有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7、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等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二、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是以微循环学说为主,但是研究的还不够透彻。
三、临床表现主要是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压下降等等,与休克的严重程度,进程和其他并发症有关。
百度百科——发病机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