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察组》大结局烂尾?冯森这些矛盾和问题如解决不好
#影视杂谈#
上几篇文章我们已经讲到,冯森为代表的正义派将要展开反攻,但他一直口中所说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
所谓杀手锏一定是类似一招制敌的“葵花宝典”或“六脉神剑”。有人猜测它是张一苇卧底监狱的奇招,也有人说是冯森另外两名秘密组员出其不意的“骑兵”。
好像都不是。
冯森目前面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对于黄雨虹邪恶派,他明知道对手是谁却证据不足,无法采取抓捕行动;对于米振东复仇联盟,现在他知之甚少,既缺线索和证据,又不知背后的boss是谁;同时他还要防范来自内部“甩棍”内奸的攻击和“挖坑”,甚至大老虎、保护伞的行政阻碍和使绊子。
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无法得以完美解决,那么电视剧就可能会烂尾或匆匆忙忙给大家一个解释。
电视剧还剩下不到三百分钟的演义能不能自圆其说,那就看编剧和导演的水平了。
我也曾写文章猜测他的杀手锏是熊副检察长洗白后,在秘密与他的组员一起联合行动,寻找黄雨虹和米振东、内奸们的证据和线索。但又有点勉强,您认为呢?
希望这部剧不要烂尾,让我们的疑问都有圆满的解答。
让我们一起追剧《巡回检察组》,且看且聊。
同样都是烂尾,为什么《火影忍者》依旧有相当的讨论热度但《死神》却没什么人讨论了?
《狂飙》剧照
2月1日晚,《狂飙》播出大结局,在制造多个热搜的同时,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其有没有“烂尾”的讨论。约半个月前,网友对剧作结局的猜测,大多被验证为实。以第26集为转折点,这部开年爆红的电视剧,被不少网友认为收尾“有些仓促”。
就结尾的两集看,的确出现了一些难以被理解的情节与细节,比如陈书婷与高晓晨车祸,陈书婷死亡,但同乘一车的高晓晨却毫发无损。比如养女黄瑶用公司真账硬盘举报高启强,为亲生父亲复仇,这一常见的港剧情节,让人怀疑编剧在结尾强行制造戏剧性。
1
一部电视剧,在人物吸引人、剧情精彩的时候,观众会忽略一些BUG,而当剧作出现转折,表达开始生硬之后,之前积累的BUG便会被注意和放大。《狂飙》的真实气质没能贯穿始终,显然是最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高启强与安欣的对手戏份,是《狂飙》最大的看点,被网友认为有“CP感”,这没有问题,但不应遮挡查办黑恶势力的主线剧情,否则剧作便会显得大梁不稳。《狂飙》对于查办案件使用的方法、策略,表现得简单化了。比如全剧涉及案件侦查、人员审讯时,多是点到为止,尤其是结尾抓获高启强,竟然依赖的是其养女的当场举报,这弱化了工作组的能力,也降低了打击黑恶势力的震撼感。
《狂飙》也有了“烂尾”的争议,不是观众不喜欢这部剧,而恰恰是因为大家非常喜欢该剧,而对剧作整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这些年国产剧的表现来看,不烂尾这一基本要求,时常难以达到,在收尾时达到全剧的最高潮,更成为一种奢望,拍不好大结局,似乎成为一种通病式的存在。
去年底播出的悬疑剧《回来的女儿》,开播时好评如潮,在剧情进展到中间时被认为“故弄玄虚”,结尾时更是被指“挖坑不埋坑”、角色“人设崩塌”;去年评分颇高的《警察荣誉》,因为结尾时没有处理好一名警察的牺牲剧情,而被批评其他角色成了“工具人”;还有一些系列剧如《余罪》、《灵魂摆渡》、《暗黑者》等,第一部口碑上佳,第二部评分直线下跌,也被当成了“烂尾”代表作……
如果说都市剧、家庭剧、古装剧的烂尾,尚且可以忍受的话,那么悬疑、侦破、罪案等元素鲜明的类型剧的烂尾,则给人一种“就差一口气”的功亏一篑感。
在编剧技巧中,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即“倒推式”创作,先设计整个故事中最精彩的反转戏、决战戏、真相大白戏,然后再进行情节推进、开局叙述、细节填充等工作,张艺谋的春节档**《满江红》便符合“倒推式”的创作模式。用这一模式评价《狂飙》,会发现大反派高启强被抓、相关贪腐官员被判,并未让观众觉得结局可以超越前期剧情,反而因“汇报式”的结尾而让观众觉得略显平淡。这种平淡,不会因为最后安欣给高启强送饺子这一打动人的细节而被扭转。
《狂飙》剧照
2
观众对于电视剧烂尾现象是困惑的,因为观众会认为,作为专业的创作者,他们会对整个故事进行完整的创作,掌控全部的叙事节奏,以高度的创作智慧,来“碾压”观众的猜测。
观众都知道的思路,创作者自然更为懂得。可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创作者也有可能要面对许多意想不到的场内场外因素。比如,创作自身团队对解决的处理方式有不同意见;比如,资本力量可能更有话语权;又比如,创作团队可能只在乎剧集够不够火,还不在乎它能不能有个完美的结局。这就导致一些剧作的结尾,经常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局面。任何凑合、妥协的创作,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剧作整体精彩、部分平庸的状况出现。
无论如何,想要保证电视剧不烂尾,需要系统化的设计与创作,在进入正式制作期后,就要摆脱创作上的争执,不被外界过多地干扰。如果在结局上达不成共识,找不到表达重点,那么创作者的解决方法,也应是顺延作品的统一气息,尽力用节奏、表演、细节等可以凸显魅力的元素,来弥补硬伤的缺陷。
《狂飙》有没有“烂尾”,不一样的观众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好在,对这部大热剧集,网友们普遍比较宽容,也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了角色的塑造和演员的表演身上。对于创作者来说,获得观众的这种宽容是幸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可以感到心满意足,放弃更高的追求。一部剧的热度可能是一时的,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一定会在未来被反复打量,其含金量也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
《狂飙》作为一部凸显真实性的扫黑除恶剧,不管是表现反派角色的复杂性格,还是塑造正面人物的有血有肉,当然呈现出了创作者的高超功力和扎实工作,但它其实也是对早期经典警匪剧的一种继承和延伸。所以对《狂飙》的评价,也应该放置到整个国产警匪剧、扫黑除恶剧的大视域里进行。对比早期的同类型电视剧,它有了哪些突破与创新、又表现出哪些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对比许多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的结尾,《狂飙》到底还有哪些还可以提高的地方?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去关注、讨论。
就此而言,《狂飙》虽然已经大结局,但它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上已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延伸阅读
孟德海15岁生娃?《狂飙》Bug引热议 “手榴弹炸飞机”也出自该剧导演之手
2月1日,收视率一路狂飙的《狂飙》迎来大结局,不过观众们也发现剧中出现了开播以来最大的Bug(漏洞),就是孟德海生女儿时的年龄问题。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狂飙》爆火以来,不少观众都给剧本挑起了Bug,其中一些也得到剧组的官方回应。还有网友挖出了导演徐纪周的“黑历史”,著名的“手榴弹炸飞机”抗日神剧Bug桥段也“出自”他手。
孟德海15岁生女儿?
《狂飙》作为近年来口碑最佳的反黑剧,剧情集中于2000年、2006年、2021年作为节点的时间线上,而其中也被观众发现了不少Bug。
其中不少观众发现,在《狂飙》第36集中,安欣送别孟钰,担心她带母亲去北京看病,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就把自己的银行卡给孟钰,还告诉她密码是她的生日1975月9月6日。而在同一集中,孟钰的父亲、京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德海给组织写“悔过信”时表示:我叫孟德海,今年61岁。这一年是2021年。也就是说,孟钰1975年出生时,孟德海才15岁。
电视剧里孟钰1975年出生时,孟德海才15岁
如果按照正常年龄计算,2000年,孟钰研究生毕业是24岁左右,担任市公安局长的孟德海应该在46岁、47岁左右,2021年应该是67岁、68岁,按照组织规定,早就应该退休了。
也有网友猜测,原剧本的最后一年其实是2014年,这样孟德海和孟钰的年龄都能对得上,但剧组最后将剧本改成了2021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为了顺利播出,在后期剪辑、配音时有些顾此失彼,只好“委屈”了15岁的孟德海。
剧中人物吃肠粉不蘸酱油?
《狂飙》剧组选择广东江门作为《狂飙》的取景地,片中也充满了广东风味,剧中还出现了肠粉、猪脚面、广式早茶、粥底火锅、盆菜等很有广东特色的食物。高启强在剧中设定也是广东人,第一集中大年三十,他的弟弟妹妹去看守所给他送饺子,很多广东观众也指出,广东过年是不吃饺子的。
《狂飙》导演徐纪周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在广东拍戏。“我觉得饺子是我们中国特色的过年食物吧,虽然广东观众过年不吃,但很多其他地方的观众还是有共鸣。其实这事儿也是众口难调吧,我也只能咬咬牙了。”
《狂飙》中演员吃肠粉没有蘸酱油
电视剧里最大争议来自于肠粉,很多广东观众产生疑问,“点解吃肠粉唔加豉油(为什么吃肠粉不加酱油)?”也有观众发现,剧中只有吴刚老师扮演的徐忠吃肠粉时加了酱油,“是唯一吃对的人。”
对此,徐纪周表示:“其实买来的肠粉都配了酱油,但我们在剧组真的基本上都是干吃。然后拍的时候演员也不太加蘸料,因为蘸料容易沾在脸上,妆容易脏。一旦脏了,就得补妆后重新再拍一遍。好几次拍吃肠粉的戏,他们都有意地不加酱油。拍吃饺子的戏时也是一样的,大家吃饺子也没蘸醋,都是一样的原因,不想掉妆。这一点确实是拍摄上的需要,如果观众看到这跳戏了,我也只能说抱歉了。”
谈“手榴弹炸飞机”:我认了
《狂飙》目前的豆瓣评分已经8.8分,而这并不是徐纪周评分最高的影视作品,他2011年拍摄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评分高达8.9,却因为最后一集中“手榴弹炸飞机”的Bug镜头当成抗日“神剧”的典型案例。
对此徐纪周后悔不已,2013年他曾主动解释了其中的缘由。“我们原本想让特效做机枪把飞机的油箱给打爆了,扔上天空的一个手榴弹无意中把油箱给点燃了的效果,电脑做了几次我都不满意。后来因为下一部戏要开机,我就先走了。”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著名的“手榴弹炸飞机”的镜头
“后来这个剧在网上被骂了我才发现,做电脑特效的哥们把飞机的比例做错了,我要的是小火球,那哥们给我做了一个大火球,砰的一声炸开了。”徐纪周回忆,“我画了好几个分镜头,有炸油箱的过程,飞机慢慢被小火球引燃的过程,但哥们很偷懒,直接做了一个飞机被炸断,成了一个著名的雷点。这事我认了!是技术不过关,也有我自己的疏忽。但当时无法补救了,已经给全国电视台供带了,电视台却说‘观众就看这个啊,很好’。”
“我都后悔死了,为这个事耽误我多少奖。就这一个镜头,电脑特技没做好,要不然我中国电视剧奖都得齐了。”徐纪周表示,《永不磨灭的番号》就因为这个镜头被“飞天奖”和“五个一”直接拒绝,还被点名批评。
我个人觉得有三点原因:首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它们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而集数很多时间跨度很长,作者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会导致跟不上现代年轻人的步伐,会让他们感觉不到新鲜感,都是旧东西不停地演会让观众产生厌烦的情绪。感觉作者后续挖坑的能力不太行,而且蓝染这个大boss退休的过于早,甚至有的人认为死神本早该完结,后面扑街的内容全是被逼瞎画的。
其次,日本动漫的篇幅都很长更新时间又很慢,大多人在等待更新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被新出的动漫给吸引走,而且如果他们能猜到一两集更新的内容的话就会丧失对此动漫的兴趣。再加上同题材的动漫死神却被禁播了让更多观众大失所望,现在大多数视频播放软件又无端改为收费内容,让大家交钱才能看到,甚至于有的需要不断交钱不断等待,导致大家对它更加的失望,引来许多谩骂。
最后就剧情来说,火影的最后一战至少是认真打了终极大boss,而死神中最后决战的时候就随便砍了一刀就死掉了,一点都不符合大家心目中决战该有的样子。其实死神在蓝染死掉之后已经可以圆满结局了但它之后出现的新内容全都让大家觉得多余。剧情之中也有好多都没有能够解释清楚让大家失望所以之后的全为骂声导致烂尾。
综上所述是我认为死神烂尾被大家谩骂甚至不再讨论的原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