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适应症 4.1 急性肾功能衰竭 4.2 慢性肾功能衰竭 4.3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5 禁忌症 6 用品及准备 6.1 患者的准备 6.2 透析室一般要求 6.3 透析器、透析管道及内瘘穿刺针的准备 6.4 配制透析液 7 方法 7.1 准备 7.2 选择血管通路 7.3 接管 7.4 透析 7.5 肝素化问题 7.6 结束 8 透析并发症、副作用及处理 9 注意事项 10 透析器及血液管道的清洁消毒方法 10.1 手工处理方法 10.2 自动清洗机的使用 11 并发症 11.1 技术性故障或意外 11.2 透析治疗所致的并发症 1 拼音
xuè yè tòu xī
2 英文参考hemodialysis
3 概述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简称血透,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在透析膜的两侧反向流动,利用二种液体内溶质间的梯度差及流体压力差,通过弥散达到平衡,超滤达到脱水,借以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堿平衡。
4 适应症 4.1 急性肾功能衰竭(1)凡高分解代谢者(血尿素氮每日增长17.85mmol/L)立即进行透析。
(2)非高分解代谢者,但符合下述第一项并有其他任何一项者,即可进行透析:①无尿或少尿48h以上;②血尿素氮≥35.7mmol/L(100mg/dl);③血肌酐≥884μmol/L(10mg/dl);④血钾≥6.5mmol/L(6.5mEq/L);⑤血浆?707.2μmol/L(8mg/d1);③血尿酸增高伴有痛风者;④口中有尿毒症气味、伴食欲丧失和恶心、呕吐等;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或尿毒症性心包炎,用一般治疗无效者;⑥出现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如个性改变、不安腿综合征等。
4.3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凡能够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的药物及毒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而不固定于某—部位者,均可采取透析治疗。如巴比妥类、甲丙氨酯(眠尔通)、甲喹酮(安眠酮)、副醛、水合氯醛、氯氮卓(利眠宁)、***、乙醇、甲醇、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奎宁、环磷酰胺、异烟肼、砷、汞、铜、氟化物、溴化物、氨、内毒素、硼酸、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以及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透析应争取在8~12h内进行。下列情况并非透析禁忌证:①呼吸暂停;②难治性低血压;③昏迷;④肺部感染;⑤原有肝、肾、肺疾患或糖尿病。
5 禁忌症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进展,血液透析已无绝对的禁忌证,只有相对禁忌证:①休克或低血压;②严重的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及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③严重出血倾向或脑出血。
6 用品及准备 6.1 患者的准备(1)全面了解患者发病经过及心、肺、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肝功能、血脂分析、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气分析及酸堿、肌酐清除率、HBsAg、HCV、血常规、血小板、出血凝血时间、KPTT),生命体征,有无感染以及可利用的血管,以便确定患者是否适宜透析治疗。
(2)临时性血管通路:①颈内静脉插管(方法见中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②锁骨下静脉插管(方法见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③股静脉插管:是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常用的方法。常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插入多孔双腔导管至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优点是简易、快速、血流量充足,一般医务人员容易掌握,置管并发症少;缺点是该部位感染率高。④直接穿刺:选用外周动、静脉(足背动脉、桡动脉、股动静脉和正中静脉)建立血管通路。但动脉穿刺难度大,且易损伤血管,导致血肿及动脉瘤,有时血流量还可能不足。⑤动静脉外瘘(QuintonScribner shunt)。
(3)永久性血管通路:①动静脉内瘘(BresciaCimino fistula):(参见静脉内瘘术)。②其他:亦可采用自体血管、人造血管或经处理后的脐带血管、异种(牛颈动脉)血管等作移植。
6.2 透析室一般要求①透析室应清洁整齐,空气流通,室温适宜(1528℃)。②地面用奥扑清洁消毒液洗刷,每日用紫外线灯或电子灭菌灯照射30min。③每日更换清洁床单、枕套、被套。④工作人员入内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换工作鞋,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6.3 透析器、透析管道及内瘘穿刺针的准备遵医嘱准备不同类型的透析器,并根据不同类型透析机及不同患者内瘘状况选择不同动、静脉管道及穿刺针。目前多采用中空纤维人工肾。儿童血液透析器应为低容高效,透析器和血液外管路的容量不应超过患儿总血容量的8%(或<0.5%体重),以防血液转移过速引起血容量变化太大。年长儿用肝素化生理盐水预充,年幼儿多用血液预充。预充总量为150~200ml。
6.4 配制透析液透析液内电解质含量基本与正常人血液含量相似。各种电解质含量见表1。
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透析液成分,如血钾升高者,可用低钾(1mmol/L)或无钾透析液,待血钾下降后改为常规透析液。对在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者,可试用高钠(140mmol/L)透析液。
7 方法透析开始前及结束后应精确测量体重。一般认为血液透析后理想的体重下降范围为:<10kg婴儿为0.25~0.75kg;10~30kg儿童为0.5~1kg>30kg年长儿为1~2kg。
7.1 准备①接通电源,开启供水装置。②将透析液吸管插入浓缩透析液桶中,若为透析液中心供给,则应开启透析液中心供给装置。③开启透析机监护器,将透析器及血液管道安装在监护器上,正确连接。④检查透析液电导度、透析液温度及流量。机器进入透析状态后,连接透析器。
7.2 选择血管通路(1)股静脉穿刺法:通过穿刺针及导线将两根特制导管经股静脉插入髂静脉腔内,一根浅一些,供血液流出人体用;另一根深一些供经过透析器的血液流回人体用。优点是方法简便,插管后可立即使用,多用于急救。缺点是不能长期使用,且由静脉流出的血液,其流速较慢须加用血泵。近年又可使用双腔穿刺导管穿刺大隐静脉,使用更加简单,但须有特定的控制器。
(2)体外动静脉短路(俗称外瘘):用两根特制的硅橡胶管分别置于皮下的动脉及静脉内。透析时,血液由动脉流出经过透析器后再由静脉流回体内。不透析时两根导管在体外相连形成动静脉短路,以保持导管通畅。其优点为可反复较长期使用,且插管后可立即使用,可用于急救。但由于导管是安放在血管内,易致出血、感染、血栓形成,且导管在体外相连,一旦脱落有大出血危险,使本方法在儿科应用受到限制。
(3)皮下动静脉瘘(或称内瘘):通过手术将皮下相邻的动脉与静脉行侧?侧吻合或端?侧吻合,使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使静脉动脉化、静脉管腔逐渐扩张变粗。此时可穿刺已动脉化的静脉进行透析。目前慢性透析患者多用此法。优点是不放异物,感染机会少,使用期长,但手术较复杂,且小儿因血管纤细多不适宜。
7.3 接管①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分别与透析管道动静脉端相连。②动静脉外瘘应在无菌操作下分开动静脉连接管,与透析管道动静脉端相连。③遵医嘱留取血液标本。④将透析管路与内瘘穿刺针或外瘘管牢固连接。
7.4 透析(1)开动血泵,将血流量逐渐调至200ml/min以上,肝素泵注入量调至所需值。设定透析液温度,根据患者体重增加情况设定跨膜压(TMP)。检查监护器功能是否正常(空气报警;动静脉压力报警范围;漏血报警;透析液电导度报警),详细记录监护器各种参数。有中心监护站者,应将监护器与机器连接,并开始记录透析时间。
(2)单纯超滤者,开启机器超滤键,将TMP调至所需值进行超滤。
(3)序贯透析,先超滤12h,然后关闭超滤,继续透析。
(4)高低钠透析,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和调节透析液的钠浓度和报警范围。
(5)低温透析,可将其透析温度调节至3435.5℃。
(6)儿童血透时血流速度(BFR):初始为体重×(1.5~3.0)ml/min,20~30min后逐渐调至目标值,约为体重(kg)×4ml/min。透析液温度36~37℃,超滤量(Uf vol)通常维持性透析时为<5%体重,每次最大超滤为1.5~2.0kg(即8%~10%体重)。
7.5 肝素化问题对无明显出血倾向患儿多采用动脉管路肝素抗凝。肝素首次剂量为50U/kg,1h后以25U/(kg·h)维持并以凝血酶原时原时间(PT)监测,首剂后PT较透析前延长<180%,维持时<140%。注意透析器内有无凝集,患儿有无出血现象。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
7.6 结束(1)透析结束前3060min先关闭肝素泵。
(2)结束时,以5%葡萄糖盐水250ml将透析器及管道内的血液缓缓驱入患者体内,必要时留血标本作有关检查;拔出内瘘穿刺针,穿刺点点状压迫510min,或分离动静脉外瘘管,以连接头将两端严密吻合。
(3)将透析液吸管从浓缩透析液桶取出,插入冲洗口冲洗10min。
(4)消毒监护器内透析液通道,清洁擦洗机器。
(5)关闭透析监护器,切断水源、电源。
8 透析并发症、副作用及处理(1)发热反应:如为输血反应可给异丙嗪(非那根);疑有感染可加用抗生素;高热持续不退应暂停透析并查明原因。
(2)出血:如因肝素过量致出血,应及时以鱼精蛋白中和。大出血者应积极输血、补液,维持血压;如为透析管路接头处分离或渗漏造成失血应及时纠正。
(3)失衡综合征:由于尿毒症生化改变矫正过速所致,常发生于透析后1~24h。透析时由于细胞外尿素排泄较细胞内快,形成渗透梯度导致细胞内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抽搐、震颤及惊厥等。处理时要将透析速度减慢,必要时可用高渗氯化钠液(2%~10%)或50%葡萄糖液静脉注射,以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治疗脑水肿。
(4)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是低血钾,重者可致心律紊乱、心脏停搏。及时补充钾盐多可纠正。必要时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补充。
9 注意事项1.透析期间要经常注意检查人工肾各部分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密切观察透析液浓度、流量、负压值、温度、渗透压变化。同时认真观察患儿呼吸、血压、脉搏、神志、自觉症状,并定期做好各项记录。
2.透析开始及透析后,分别测血尿素氮、肌酐及电解质的变化。
3.密切观察有无透析反应、副作用,如有应及时分析原因,给予适当处理。
10 透析器及血液管道的清洁消毒方法 10.1 手工处理方法1. 冲洗用水? 用反渗水或软化水。用水细菌计数应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