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和停职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
1、免职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免职只是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所以公职人员正常的职务调动会用到此词;触犯法规的公职人员往往也用到此词,他们因为当时不适任原职所以或是职务调动或是事后再担任原职,故“免职”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撤职”。
2、停职
停职,是指暂时停止其履行的职务,接受调查或者审查。严格来说停职检查还不算处分,还属于检查阶段,怎么处分,是检查之后的事。
二、性质不同
1、免职
免职一般不具有惩罚性,其适用于包括因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因素而引起的免除其所任职务的行为。
2、停职
停职是一种惩罚性行为,表明被撤职人员有重大过错,如违纪工作严重失误,甚至是有违法行为等。撤职与撤销党内职务、撤销行政职务的党纪政纪处分有所不同,
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权利,一旦撤销某官员的职务,没有复议、申诉、诉讼等救济途径,只能当一般公务员。因此,停职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的一种最严厉的监督手段。
三、内容要件不同
1、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停职案应当写明撤职对象和理由,即提出停职案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这种理由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为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二是认为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提出停职案还应当提供有关材料,也就是提出撤职案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以支持撤职理由,主要是有关违法违纪、失职渎职的事实和依据等。
2、而在免职案中一般只需简单说明免职理由,如工作调动、退休离休等。
百度百科-免职
百度百科-停职
免职,撤职和开除公职有什么区别?
现行法律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都有规定要求,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混淆不清,定位不准,用语错误,相互混用的情况。下面就讲讲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撤职和免职哪个更严重。
通俗理解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
免职意为免去某人职务,原因可能是多种的,比如到龄退休、职务调整、期满调任或因为某事(举报、受贿、渎职等等)处于被调查阶段(调查结果尚未可知)。
被免职后可通过复议、申诉、诉讼等方式以恢复原有职位。
撤职意为撤销某人职务,情况较免职严重,原因可能是重大过错、违纪违法、贪墨渎职等等(调查结果已知,已盖棺定论,基本不可更改)。
被撤职后则不能通过复议、诉讼等方式进行申诉,无救济途径。简单来说就是仕途已经完蛋了,甚至有可能判刑。
免职,撤职和开除公职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免职是指依法免去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意味被免职人员不再担任原职务。
撤职是指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和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开除都属于行政处分种类。
开除公职就是开除的俗称。
2、处分程度不同
免职一般不具有惩罚性,所以公务员正常的职务调动时都难免要免职。另外公务员不适任原职时,也有可能被免职。可见,免职在法律上属于一种人事处理,而不是行政处分。
撤职是公务员受到撤职处分的期间为二十四个月,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也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还要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开除公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开除是最严厉的行政处分种类。
3、法律规定不同
免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的权利。公务员如果对涉及本人的免职等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核、申诉。
撤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对适用撤职行政处分的情形作了具体的细化规定。撤职和免职形式上有相同之处,都是指公务员不再担任原职务,不能行使原职权。不同之处是,撤职是一种较严厉的行政处分,而免职则不是。
开除公职: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