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怀孕时都知道要胎教,胎教的定义是哪些?
家庭成员的“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家庭教育,创建一个适合生命成长的原生态家庭环境。胎教重在无形的影响,所谓“子在胎内,母子心心相印,脉脉相通”,受到母亲自我修养的影响,同样受到一个健康家庭关系的影响(母亲是家庭的一部分)。
第一:上所施
1、“施与”身体,大脑 生物学成长(健康的身体,塑造强大的大脑)2、“示范”给予示范,关注心性成长(厚德载物)?
第二:下所效
教育的本质在于“环境教育”,关注幼儿0--12岁成长特点,在不同的时间给予适合效仿的内容。孕期-1岁(被动学习模式),1-3(主被动学习模式),3-6以后(主动学习模式。孕期的被动学习模式,则注定“胎教”教育方式,是完全的“环境影响教育模式”,而家庭所有成员的情绪、和身边听到、感受到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1)上所施--“施与”孕妈尽课程营养均衡,给予孕宝宝健康的身体,在孕期大脑神经快速发育阶段,蕴藏着巨大可能性,大脑神经系统的建构,和大脑功能的塑造就是唯一的机会,帮助孕宝发育强大的大脑。
(2)上所施--“示范”新兴成长。
(3)下所效-- 上所施、下所效”,反过来说我们希望孩子“效仿”什么,那么就要“示范、施与”什么。可以在家庭中展开讨论:“示范、施与孩子的内容(爱、好习惯、性格、等等)”但是基础教育的中心在于“仿”模仿、效仿,不在于“教”解答“模仿”是孩子6岁之前学习的重要方法。
所以做胎教:就从?四个方面入手就全喽!“听,感,赏,读”
听--?听最优美,温暖的音乐,中外经典纯乐最好(没有歌词),
感--?感受身边的美好,让自己沉浸在“爱”里,感受亲情,哪怕是一朵花的美好。
赏--?赏当然是要看中国艺术绘画,天地自然之美,山水画,中外经典画作,画作表达
阳光、美好为重要。读--?阅读最具智慧的书籍,也就是中外经典诗文,和著作。
胎教和不胎教的区别
到底什么是胎教
到底什么是胎教?有很多女性在怀孕期间都会给宝宝做胎教,因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有知觉的,给宝宝做胎教可以让宝宝更好的感知自己的妈妈,下面分享到底什么是胎教?
到底什么是胎教1所谓胎教,就是调节孕期母体的内外环境。促进胚胎发育,改善胎儿素质的科学方法。
在过去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胎儿在出生前就是一直安静地躺在母体子宫里睡大觉。直到分娩时才醒来,感觉不到外界的情况。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胎儿有奇异的潜在能力,他们是有知觉的,从第5周开始就已经有较复杂的生理反射机能。第10周时已形成感觉、触觉功能‘在20周左右,开始对音乐、响动有反应,第30周时有听觉、味觉、嗅觉和视觉功能,能听到妈妈的心跳和外界的声音。这时妈妈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胎儿,是对胎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时刻。
胎儿都有什么感觉
(1)胎动
胎儿清醒时会不停地动。当妈妈的坐姿或姿势怪异时,胎儿会感到非常难受,他会以拳打脚踢或扭曲身体来表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听觉
自第6个月起,胎儿开始对外界声音刺激有反应。当妈妈进行音乐欣赏时,因为宝宝喜欢听柔和的音乐,如果母亲提高音调,他可能会踢动以示抗议。而且,在母亲肚中胎儿可以听见母亲的心跳,因而稳定正常的心跳可以促进胎儿的发育,
(3)视觉
胎儿讨厌强光,尤其是闪烁的强光,他会举起手来遮住或背离光源,抑或变得焦躁不安。自妊娠第四个月起,如果光线太亮的话,通常他会转过身避光。刚出世的婴儿的视野,大概只限于距离30厘米的范围内,这可能是因为产前一直住在狭小的子宫内所致,
(4〕情感
母亲的情绪变化会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进人血管中,再穿过胎盘抵达胎儿处,胎儿的情绪也将随之而改变。
(5)味觉
胎儿在4个半月时。就能辨别甜和苦的味道,孕期快结束时,胎儿的味蕾已经发育得很好,而且喜甘甜味,
胎儿在4个月时就有了听觉。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和成人相当。外界的声音都可以传到子宫里,500一1500赫兹的声音会令胎儿感觉比较舒服。婴儿喜欢听节奏平缓、流畅、柔和的音乐,讨厌节奏又强又快的“迪斯科”,更害怕各种能致命的噪声,
8个月的胎儿已经能够区别声音的种类了,他能听出音调的高低、强弱,能分辨出是爸爸还是妈妈在讲话。
凡是能透过身体传播的声音,胎儿都可以感知到。这是因为人体的血液、体液等液体传递声波的`能力比空气强得多。这些声音信息不断地刺激着胎儿的听觉器官,并促进其发育。
胎儿的视觉是怎样的
胎儿的视觉发育较晚,这主要与胎儿在子宫内缺少光线的刺激有关。子宫内虽不能说是漆黑一片,却也不适合用眼睛看东西。但是,胎儿的眼睛并非看不见东西。
母亲进行日光浴时,胎儿就能通过光线强弱变化感觉出外界光线的变化。胎儿在6个多月时就有了开闭眼睑的动作,特别是在孕期的最后几周,胎儿已能运用自己的视觉器官了。当一束光照到母亲的腹部时,睁开双眼的胎儿会将脸转向亮处,他看见的是一片红红的光晕,就和用手电筒照手背时从手心所见到的红光一样,
对母亲腹部直接进行光线照射,有时会使胎儿感到不快。这时,即使胎儿不背过脸去。也会表现出惊慌不安。现代医学用超声波观察发现,用电光一闪一灭照射孕妇腹部时,胎心率会出现剧烈变化。
胎儿的记忆是怎样的
胎儿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它就像一台不断被存人程序的计算机,各种刺激信息都会被存人,特别是反复的刺激。胎儿不但有记忆,而且还会产生固定的条件反射,这对胎儿出生后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苏联著名提琴家科根曾讲了自己的一段有趣的经历。他决定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创作的一首新乐曲。之前,他曾在妻子的伴奏下练习过这首乐曲。
当时,他的妻子临近产期,不久便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到4岁时便学会了拉提琴。有一天,儿子突然演奏出了从未学过的一支乐曲。而这支乐曲正是科根在那次演奏会上演奏过的。这支曲子仅在那次演奏会上演奏过一次,后来再未演奏过,也没有灌制成唱片。由此可见,胎儿的记忆力是不可忽视的。
胎儿的情绪是怎样的
由于胎儿6个月后大脑发育成熟,开始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并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能感知母亲的喜、怒、哀、乐,并能随着母亲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到底什么是胎教2听胎教音乐有什么好处?
因为胎儿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生长时期,多听音乐对胎儿右脑的艺术细胞发育是有利的。比婴幼儿更早地接受音乐教育,更早地开发和利用右脑有利于孩子成长。出生后继续在音乐气氛中学习和生活,会对孩子的智力和接受程度带来更大益处。
胎教音乐应该怎么选?
胎教音乐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不要违背孕妇和胎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也不要刻板的灌输正规理论,要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达到胎教的目的。不要选择那些声音嘈杂,节奏太快的音乐,它们既不适合你冥想消除焦虑的情绪,也不受胎宝宝的欢迎;你可以选择那些安静,悠扬有利于遐想的曲目。
胎教音乐应该什么时候听?
孕妇从孕26周开始让胎儿听胎教音乐,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1-2次,最好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
胎教音乐应该怎么听?
如果是用录音机放音,孕妇应距音箱1.5-2米,音箱的音强在65-70分贝;
如果是用耳机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
如果是用胎教传声器,则可直接放在孕妇腹壁胎儿头部的相应部位,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据成人隔着手掌听到传声器中的音响强度,即相当于胎儿在子宫内所能听到的音响强度来调试。
胎教和不胎教的区别是胎教的孩子智能好。
如果在怀孕期间积极胎教,在胎儿时期,胎儿已经可以接受到外界的信号,并且进行储备,智力发育的速度会相对好一些,也可能会表现为情商以及智商比同龄人的高一些,显得比较聪慧,语言天赋也会比没有胎教的孩子早。
如果胎儿在怀孕期间就经常听音乐,或者妈妈经常讲故事,在出生之后,如果遇到烦躁不安的情况,一般在听完熟悉的音乐之后,就很容易睡着,还可以养成比较好的睡眠习惯。如果没有进行胎教,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比较难以安抚。如果有条件,尽量在怀孕初期就开始进行胎教,但是避免给孩子听一些过于嘈杂的音乐,听音乐的时候,声音避免过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