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方有哪几种?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作用桂枝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生主要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风、寒、湿、热诸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致气血闭阻而成。治疗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大法,采用散风、散寒、祛湿、清热、活血通络等法以祛邪,佐以健脾、补益肝肾以扶正。

方一加减痛风方(汪履秋)

出处《名医名方录》

组成生麻黄10克,川桂枝10克,制苍术10克,熟附片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10克,制南星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鸡血藤15克,全蝎3克,露蜂房15克,雷公藤15克。

功用祛风宣湿,化痰消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手指、足趾关节肿胀疼痛,甚则强硬变形,张口不利,或伴四肢关节肿痛,舌苔淡薄微腻,脉象细弦带涩。

方解方中麻黄发散风寒;苍术苦温燥湿;附子温经散寒;防风祛风胜湿;桂枝祛在上之风;防己除在下之湿;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脉,祛风通络;南星化痰燥湿;桃仁活血消瘀;鸡血藤活血养血;全蝎、露蜂房搜风剔络;雷公藤祛风解毒。

药理麻黄有解热抗炎作用,能明显降低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由致炎物角叉菜胶等引起的炎症反应;麻黄有镇痛作用;此外,麻黄可体外抑制溶血链球菌。桂枝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苍术可清除动物体内免疫复合物。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剂煎服2次,首次煎煮时间不少于45分钟。

方二热痹饮

出处《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组成当归12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忍冬藤12克,生苡仁24克,防风12克,防己12克,海桐皮12~15克,生甘草12~15克。

功用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湿热为主,风寒为兼,寒热虚实错杂,气血流通不畅的热痹证者。

方解方中当归养血活血,善止肌肉、关节、神经痛;黄芩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防风散风寒湿痹、解热镇痛,治一身尽痛;防己苦寒泄热;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连翘升浮宣散,流通气血,泄诸经络之热;薏苡仁除湿而不助燥,清热而不伤阴,益气而不滋湿热;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经脉而调气血。九药合用,湿化热清,结散痹通。

药理当归对急性渗出性炎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变态反应性炎症也有一定影响,并可镇痛。黄芩抗炎,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继发性损害有预防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退化和破坏;并对链球菌有体外抑制作用。连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性渗出、水肿。防风、防己亦有抗炎作用。

用法水煎,1剂煎2次,上午煎头煎,下午煎二煎,煮开煎半小时,每次煎成1小碗,饭后1小时服,1日1剂。

方三乌头细辛汤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组成黄芪60克,白术、枸杞、豨莶草各30克,制川乌、制草乌、红花各12克,生石膏50克,知母20克,制乳香、制没药、秦艽各15克。

功用清热祛风,散寒止痛,攻补兼施。

主治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方中川乌、草乌散寒止痛;秦艽、豨莶草祛风除湿;黄芪、白术、枸杞益气养血,扶助正气;生石膏、知母清热解毒滋阴,并可制约二乌的偏性;乳香、没药、红花活血通络。

药理黄芪、白术、枸杞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制川乌对于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消炎和镇痛作用。豨莶草抗炎、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乳香、没药、红花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氧供给,促进炎症吸收。

用法每日1剂,浓煎2次,每剂药煎1小时,煎取药液300毫升,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饭后温服。

方四痹通汤

出处《光明中医》

组成乌梢蛇15克,炙僵蚕10克,炙地鳖虫10克,炙蜂房10克,广地龙10克,当归10克,威灵仙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功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涤痰化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方中乌梢蛇、威灵仙祛风除湿、蠲痹通络止痛;地鳖虫、鸡血藤、当归散瘀通络、舒筋活血;炙僵蚕化痰消坚、通经活络;广地龙清热解毒,泻热通络;蜂房兴阳起痹,散肿定痛;甘草调和诸药药性。诸药合用,益肾壮督,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涤痰化瘀。

药理僵蚕在体内外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地龙直接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具有很好的抗凝、抗血栓之功。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五独活寄生汤加味

出处《中国中医急症》

组成独活35克,桑寄生20克,杜仲15克,牛膝20克,细辛5克,秦艽20克,茯苓20克,肉桂5克,全蝎5克,蜈蚣3条,防风20克,川芎15克,红参20克,甘草1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生地黄15克。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之证。

方解方中独活为君,取其理伏风,善祛下焦与筋骨间风寒湿邪;伍以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防风祛风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养血活血;红参、茯苓补气健脾;肉桂温通血脉;全蝎、蜈蚣通络止痛。

药理药理研究显示,独活寄生汤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和甲醛所致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取汁250毫升,早晚分服。

方六独仙子汤

出处《光明中医》

组成独活10克,威灵仙12克,制马钱子1克,竹茹10克,松节15克,防风10克,川断15克,骨碎补12克,桂枝9克,白芍12克,穿山甲10克,地龙10克,全蝎10克,当归12克,乌梢蛇10克。

功用祛风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方中独活、威灵仙、松节、防风祛风除湿;川断、骨碎补益肾养精;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祛风活血;当归养血活血;马钱子搜风活络,散结开痹;地龙、全蝎、穿山甲、乌梢蛇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竹茹祛湿调胃。

药理独活抗炎,所含成分可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并有镇痛作用。马钱子通络散结止痛与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有关。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并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细胞退行性变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两煎,每煎1小时。早晚分服,疗程三个月。

按语服药后一旦出现恶心、眩晕等不适感时,可去马钱子或减量。

方七桂枝芍药知母汤

出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桂枝1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麻黄12克,白术12克,知母12克,防风10,炮附子10克,生姜15克。

功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寒热错杂证。

方解方中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相伍调和营卫;桂枝、麻黄、防风相配疏风散寒;白术健脾燥湿;桂枝与炮附子温经通络;知母养阴清热,兼制诸药温燥。

药理桂枝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桂枝总挥发油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过敏性炎症模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有抑制作用。白芍调节免疫,白芍总苷及芍药苷有镇痛作用。知母有解热抗炎作用,对大肠杆菌所致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对鹿角菜胶性大鼠脚爪水肿及棉球性肉芽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方八乌附三虫汤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制川乌(先煎)10克,熟附子(先煎)10克,全蝎8克,蜈蚣2条,穿山甲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砂仁(后入)8克,炙甘草6克。

功用温经通络,化痰祛瘀,养血柔筋,健脾补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附子逐寒,乌头去风,二药合用,温经散寒、蠲痹通络;全蝎、蜈蚣、山甲破痰逐瘀,搜剔逐邪;熟地黄、当归补肾养血柔筋,取辛温入脾胃肾之砂仁,专入中、下二焦,温补脾胃,更引药入肾,三药合用,肝脾肾并补;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缓解诸药的偏性和毒性。

药理制川乌对于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消炎和镇痛作用。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所含生物碱对渗出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镇痛作用。全蝎具有抗凝及促纤溶作用,能抗血栓形成;且蝎毒含有镇痛活性多肽,对多种疼痛模型均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日1剂。

方九黄芪桂枝汤加味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芪、熟地黄各20克,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各10克,片姜黄、茯苓各15克。

功用益气温阳,养血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气阳两虚型。症见关节肿痛,遇寒加重,肤色暗紫或苍白,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疲乏无力,纳差,小便频数,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黄芪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桂枝温经通阳,使阳气直达病所,驱寒邪外出;白芍养血益营,姜枣调和营卫,血气盛则正气足,营卫实则抵御外邪再次入侵;片姜黄活血通络;茯苓健脾化湿,防熟地黄滋阴腻脾,又可祛除寒湿之邪。全方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性足肿胀、二甲苯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偏亢的免疫功能降低;还具有抗链球菌及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养生药

考虑在用药后意外怀孕的情况下,还是对孩子发育影响大,考虑川乌等都是有一定毒性的可能大所以建议应该慎重选择较好的,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考虑如果没有生育准备的情况下,考虑7周附近的情况可以选择流产预防宫内感染的情况,注意少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很多,主要有五大养生方法,包括:精神养生方法、起居养生方法、饮食养生方法、运动养生方法、药物养生方法。

中医学将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或补虚药。药物养生法,正是指应用补益中药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

中药学认为儿童为幼稚之体,正处生长发育时期,应按照人体的正常规律成长。儿童时期如果过多服用补益药,有如拔苗助长,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用。补益药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分布和生长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各地的水土、气候、日照等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植物和动物对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各自的特定要求,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产的药材质量最好。所以某地区出产的特定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通过长期的使用、观察、比较,确定某地区所产的特定药材,其质量与疗效优于其他产区,其产地出产的药材称之为“道地药材”。如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细辛,四川的川芎、黄连,浙江的杭白药、杭菊花,河南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广西的蛤蚧,福建的泽夕、白木耳,山东的阿胶,山西的党参,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当归,内蒙的黄芪,西藏的冬虫夏草等,均被称为道地药材。

中药材炮制的作用。中药材炮制是根据医疗用药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中药材进行处理,使药物消除或降低毒性及副作用。增强疗效,改变性能,便于调配、制剂、服用、贮藏等,已达到提高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一、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毒性降低;巴豆、大戟、甘遂等药性猛烈,炮制后能缓和药性。

二、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蜜炙百部、紫菀、款冬花,能增其润肺止咳作用;

蜜炙麻黄,能缓和发汗之力,增强其止咳平喘作用;

蜜炙黄芪,能增强其补中益气的作用;

蜜炙甘草,药性变温,增强补中益气、润肺的作用;

麸炒山药,增强补益脾胃的功效;

麸炒乌药,增强其焦香气味;

麸炒苍术,增强其健脾作用;

麸炒枳壳,可缓和其攻破之性,增强理气和胃作用;

麸炒枳实,可缓和峻烈之性,增强消积健脾作用;

麸炒五谷虫,矫味,以增强健胃消食作用;

麸炒僵蚕,矫臭、矫味;

酒炒升麻,助其升提,麸炒去其燥性,不伤膈气;

香附:姜汁能增加止呕作用,盐制能增加理肾气作用,酒制能增强活血行经的作用,醋制能增强止痛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方有哪几种?

黄连: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火;

续断:酒润麸炒,可增强壮筋骨、通血脉的作用;

山茱萸:酒蒸可增强温补肝肾作用;

女贞子:酒蒸后能增加有效成分溶出,改变油脂的滑性,增强补益功效;

乌梢蛇:酒制去其毒性,增强活血祛风作用;

紫河车:酒制后可矫味,增强补益作用;

元胡:醋制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止痛祛瘀功效;

狼毒:醋制解毒,增强止痛作用;

商陆:醋制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棉大戟:醋制缓和毒性;

五味子:醋制增加收敛作用:

乌梅:醋制可增强其酸湿收敛,涩肠止泻,止血作用;

柴胡:醋制引药入肝,增加舒肝止痛作用;

三棱:醋制引药入肝,增加破血软坚止痛之功;

莪术:醋制后入肝经血分,增强破血止痛作用;

巴戟天:盐制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

知母:盐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泽泻:盐制引药入肾,增强利水渗湿的作用;

小回香:盐制能缓和辛散之性,温肾暖肝;

川栋子,盐制引药入肾,增强利湿热的作用;

车前子:盐制引药入肾,增强下行利水作用;

沙苑子:盐制增强补肝肾,益精作用;

补骨子:盐制增强入肾温补命门的作用;

益智:盐制引药入肾,增强暖肾固气,涩精的作用;

杜仲:盐制,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远志:甘草水制解毒,缓和远志苦燥之性;蜜制增强润肺化痰之效;

厚朴:姜水制可消除对咽喉刺激,增强温中和胃的功效;

吴茱萸:甘草水制解其毒性,油砂炒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盐制引药入肾;

肉豆蔻:滑石粉制后,可除去油分,增强湿肠止泻的作用;

焦术:土炒增强健脾止泻的功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地黄生用为生地黄,功效以凉血为主,制熟后为熟地黄,功效以补血见长,何首乌生用解毒泻下通便,用黑豆汁制后,功效转为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生姜重在辛散解表,煨制则温中散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