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
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
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丝瓜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蔬菜食物,也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丝瓜的营养价值也比较丰富,可以搭配其它食物一起食用,以下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
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1一、形态特征上的区别:
洋丝瓜具块状根的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不像普通的瓜豆,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年的生命,倘若不遭虫蛀鼠咬,不遭大的自然灾害,至少也能活十余年。洋丝瓜喜温、耐热,移栽方便,易成活。
丝瓜属于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
洋丝瓜:
丝瓜:
二、生长习性上的区别:
洋丝瓜雌雄同株。雄花10-30朵生于8-30厘米长的总花梗上部成总状花序,雌花单生,花梗长1-1.5厘米;花冠与花萼同雄花;子房倒卵形,具5棱,有疏毛,1室,具1枚下垂生的胚珠,花柱长2-3毫米,柱头宽2毫米。种子大型,长达10厘米,宽7厘米,卵形,压扁状。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丝瓜为短日照作物,喜较强阳光,而且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温差处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结果和丰产。整个生育期当中较短的日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能维持营养生长健壮,有利于开花座果、幼瓜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三、分布上的`区别:
洋丝瓜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1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最多。
丝瓜产于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较短小。
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21、品种不同:
洋丝瓜,学名佛手瓜,又称梨瓜、拳头瓜、福寿瓜。
丝瓜(学名:Luffa cylindrica (L.) Roem. )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
2、产地不同:
洋丝瓜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1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最多。
丝瓜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
3、营养成分不同:
洋丝瓜清脆,含有丰富营养。每千克鲜瓜中含蛋白质5克、脂肪1克、纤维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还含有维生素C220毫克,核黄素0.1毫克,含钙500毫克、磷320毫克、铁40毫克。洋丝瓜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
丝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还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
每100克含蛋白质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纤维0.3-0.5克,灰分0.5克,钙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黄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坏血酸5-8毫克。
扩展资料:
丝瓜攻效:
1、抗坏血病: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健脑美容: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抗病毒、抗过敏: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3洋丝瓜怎么做好吃?
素炒洋丝瓜
1、洋丝瓜去皮,切两半,去籽切丝。
2、大蒜切末。锅里倒入油,将大蒜爆香,倒入洋丝瓜翻炒。
3、放盐翻炒再放生抽翻炒,放辣椒丝翻炒,出锅了。
开洋丝瓜
1、丝瓜去皮切厚片,葱、姜切成碎末备用,海米用清水冲一下泡软备用(泡海米的水留着待用)。
2、热锅热油,爆香姜末葱白末,加开洋炒香。
3、放入丝瓜片翻炒均匀,加少许泡海米的水翻炒到丝瓜片变软就可以了,最后加少许盐调味,起锅前撒上葱绿。
洋丝瓜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洋丝瓜能延缓衰老
延缓衰老是洋丝瓜的重要功效之一,洋丝瓜这种蔬菜中含有多种微量成分,其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特虽出色,另外它还含有一些维生素E,这些物质都能提高人体组织细胞活性,也能清除身体内的自由基,经常食用可以延缓多种衰老症状的发生。
2、洋丝瓜能利尿消肿
洋丝瓜中微量元素钾的含量也比较高,它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分解人体内的钠,促进钠排出,可以让过高的血压降下来,同时也能提高心脏功能,也能保护肾脏,利水消肿,对人类的小便不利和身体浮肿都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3、洋丝瓜能提高人类生育能力
洋丝瓜这种食材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还能调节人类的内分泌,提高人类的生育能力,特别是对男性的性功能减退和精子成活率低以及无精少精等多不良症状的治疗功效最为明显。另外洋丝瓜还能理气和中,也能疏肝止咳,对人类的消化不良和呕吐以及咳嗽痰多等不良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洋丝瓜种植技术有哪些?
1、佛手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一般无特殊要求,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为好。佛手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生长量大,要求充足的土壤营养,除施足基肥外,还应该多次追肥。
2、定植前先挖定植坑,长宽深均为1米,每坑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0~200千克,挖出的地表熟土埋入坑下层,深层土置于上层。定植时将营养钵取下,带土坨栽入定植坑,土坨与地面相平,定植后浇水。
3、佛手瓜为喜温蔬菜,应在晚霜后定植,北方地区露地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定植,大棚在3月份定植,日光温室在2月份定植。定植后立即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
4、由于佛手瓜枝叶繁茂,单株占地面积大,利用种瓜繁殖的大苗,一般每株的营养面积为20~50平方米,行株距为6米×(3~4)米。扦插繁殖的小苗,行株距为6米×2米。定植密度还决定于生育期的长短,生育期长定植密度小。
5、定植后至缓苗,适当浇水,一般见干见湿,多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保护地栽培注意保持温度在白天20~25℃,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应加强放风。
6、缓苗后植株生长迅速,进入夏季应勤浇水。佛手瓜喜肥、喜湿。6月份前,植株生长缓慢,浇水量宜小,但应保持土壤湿润;随气温升高,植株生长加速,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均要随之增加。如在植株周围覆盖10~15厘米的杂草,具有保湿降温作用。
7、佛手瓜根系分布较浅,所以要施足基肥,还应多次追肥,每次施肥均要结合浇水。6月上旬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粪尿10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复合肥料1.5千克,在距植株基部30厘米左右开环状沟施入;7月上旬第二次追加,每株施人粪尿1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草木灰2.5千克、复合肥料1千克,在距植株基部60厘米左右处开环状沟施入;8月上旬第三次追肥,其量根据植株长势而定。
8、佛手瓜为同株异花作物。发枝能力很强,茎蔓生长旺盛,所以栽培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免茎蔓拥挤,叶片重叠,影响花粉传播和通风透光。种植佛手瓜需要搭设棚架,一般棚架高约2米,每株需占有10~12平方米的面积。当瓜苗长到30厘米左右时,需在苗旁插竹竿或牵扯绳引导上架。随着苗的生长,还需即时进行茎蔓整理,使其在棚架上均匀分布,充分利用阳光。及时除去从茎蔓基部发出的新芽,以免分散营养。
9、佛手瓜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成熟期差异很大。授粉后子房发育很快,一般15~20天即可食用,留种瓜可延迟收获。采收后的食用瓜可在室内贮藏,但在较寒冷的地区,霜降后室温应保持10℃左右,以免受冻腐烂。
洋丝瓜和普通丝瓜有什么区别?
洋丝瓜和丝瓜的主要区别是:两个属于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葫芦科植物。洋丝瓜,也叫佛手瓜,是葫芦科,佛手瓜属,佛手瓜种。丝瓜是葫芦科,丝瓜属,丝瓜种。
丝瓜和黄瓜都是一种瓜果蔬菜,是农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黄瓜和丝瓜虽然都是绿色的外表和**的花朵,但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快来和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区别吧。
1.种子不同。丝瓜的种子比黄瓜大三倍,表面粗糙。种子是非常不同的。黄瓜种子小,像稻谷一样,表面相对光滑。在南方,播种一般在4月1日和4月中旬进行。土地移交后,边界被划定。边界与边界保持50厘米的距离。每边种植两行,挖一个约5厘米深的小坑,并将水倒入坑中。当水渗入时,在每个孔中播种3粒种子,覆盖3厘米厚的细土。
2.叶子不同。丝瓜的叶子有点花边,有些叶子与黄瓜的叶子也很相似。不同的是,丝瓜出芽时,前两片叶子特别大,颜色比较暗,叶脉清晰,叶子呈掌状或心形,有毛。黄瓜的叶子看起来有点像五角星,叶子宽,心形,两边粗糙,毛毛又粗又硬,叶子上有刺。
3.搭架子方法不同。丝瓜和黄瓜植株比较柔软,很难自己直立生长。一般应在30厘米前安装,否则容易造成植物倒伏。黄瓜架可采用人字架法,丝瓜架可采用十字架法。
4.花朵不同。有六片花瓣的花是黄瓜,丝瓜花很大,有五朵花瓣,黄瓜的雄蕊是直立的,丝瓜的花是一串接一串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浅**的花朵。黄瓜的雌花从小就带来了黄瓜,花随着瓜慢慢长大,直到开花。此时,如果雄花也开花,黄瓜在通过蜂蜜或风传递花粉后开始生长并变厚;但如果雄花不开花,雌花及时开花,得不到粉末,黄瓜就会慢慢死亡。
5.外观不同。新鲜黄瓜上布满小刺,而丝瓜则非常光滑,且丝瓜有细长的花纹。是因为黄瓜上覆盖着微孔,生长过程中呼吸和蒸发量非常大,为了避免叶子对呼吸的紧密阻碍,许多小刺被用来支撑异物以便于呼吸。但是黄瓜和丝瓜的表皮都是绿色的。
6.内部不同。切开的黄瓜很可爱,它有几个小孔,当丝瓜被垂直切割时,会发现有许多瓜络,成熟的丝瓜还可以晒干后变成丝瓜瓤,可以代替海绵清洁餐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