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的自称
普通男子自称:小生、本公子、本少爷、鄙人、不才
文官自称: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高的官)、老臣(自己年龄大)
武官自称:末将(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和尚自称:贫僧
道士自称:贫道
帝王自称:朕、孤、寡人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自称如下:
1、女子自称:奴家
2、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妾身、婢子
3、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4、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5、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妾
6、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7、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8、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
9、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
参看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称
清朝的“奴才”和“臣”区别:
1、清朝的“奴才”和“臣”使用标准不同。
“奴才”这两个字只有是满族的大臣,或者是加入满籍的汉人大臣才能够使用,不然汉人大臣是不能使用奴才这两个字。汉人大臣在奏折里面就要自称为“臣”,如果在奏折里面书写错误,那么便是要受到惩罚的。
2、清朝的“奴才”和“臣”疏密关系不同。
“奴才”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有点差,实际上要比臣高贵无比。因为这种称谓只有自家人才能够称呼,汉人官职做的再大,也无法使用奴才这两个字,他们始终无法融入到统治阶层中。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满清统治者对汉人非常提防,只把满人当做自家人,于是“奴才”这种包含自家人意思的词禁止汉人使用,意思就是汉人只能做满清皇帝的臣,进入不了满清皇帝的一家人行列。
3、清朝的“奴才”和“臣”使用环境不同。
到了乾隆时期,奴才和臣的称呼才正式形成定例,满人文臣朝见皇帝时,如果是公事要自称“臣”,如果是私事,则称“奴才”;汉人文臣朝见皇帝时,不论公事还是私事,一律自称“臣”;如果是武将,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都要自称“奴才”,这项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奴才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臣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