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的区别有哪些
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的区别有哪些
职业拳手参加的比赛完全是商业性质的娱乐活动。不论拳手在比赛中结果如何,只要一踏进拳击场,在不违犯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参赛,比赛结束后,拳手就可以拿到事先双方商定好的报酬。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的区别,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区别一:比赛的性质不同
职业拳手参加的比赛完全是商业性质的娱乐活动。不论拳手在比赛中结果如何,只要一踏进拳击场,在不违犯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参赛,比赛结束后,拳手就可以拿到事先双方商定好的报酬。职业拳手参赛报酬多少根据拳手所在级别不同和在拳坛上影响力的大小差异很大。一般行情是,重量级拳手报酬最高,中量级次之,轻小级别则较少。身价在上千万美元的拳手有如鼎盛时期的泰森,霍利菲尔德、退役前的刘易斯等。
由于职业拳手把打拳视为一种生存方式,所以他在比赛中获取的报酬是维持生存和训练继续参赛的经济保障。而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职业拳手必须在有经纪人的情况下才能安排比赛事宜,拳手自己是不能私下与其他拳手签订任何比赛协议的。所以在经纪人的合同约束下,拳手的赛事与行动就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经纪人具有让拳手获得利益和维护拳手利益的作用,对拳手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当然,经纪人最后要从每场比赛的报酬中分得一定比例(相关法律规定,经纪人所得不得超过拳手比赛酬金的33%)。
拳手挑战拳王的资格是经过无数次的排名战,竞争、提升名次后才有机会获得的,不是拳手想和谁打就和谁打,关键要看你和谁比赛让观众感兴趣。
业余拳击以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增加友谊为宗旨,一直朝着体育教育的道路前进和发展。业余拳手参加的比赛是代表国家或地区,运动技术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该项运动的综合实力。参赛拳手只获得奖牌,没有酬金,举办比赛的组织不发一分钱给获奖运动员,拳手参赛的费用都是由参赛国政府投入,运动员平常是领政府工资的。业余拳击运动的最高水准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拳击比赛,还有如世锦赛、洲际之间的赛事都是属于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的正式赛事。在这些比赛中获得奖牌的拳手其所在国家或地区视其实际情况都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荣誉。
区别二:比赛的时间不同
首先体现在比赛回合数上,职业拳击比赛的回合数多,时间长。因为是商业赛事,必须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和与门票价值对等的时间保证。职业拳击比赛的初期是没有回合数限制的,直到一方失去反抗能力认输才算结束,比赛相当残酷。后来为了保护拳手的安全,拳王争霸赛的回合数被限定为15回合。1983年,美国的WBA轻量级拳王雷?曼西尼在卫冕战中于第14回合打死了韩国籍挑战者金得九。两个月后,金得九的老母因丧子悲伤过度,服毒自尽。消息一经披露,给世界拳坛带来的震撼无疑是强大的,世界各大媒体开始探讨15回合的比赛是否适应职业拳击发展的需要,世界拳击组织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经过反复论证,最后把拳王争霸赛的回合数减少为12回合。除正规争夺拳王头衔的比赛必须要打12回合外,其他比赛则根据双方拳手情况和比赛的需要可以是4、6、8、10或12回合。
职业拳击比赛为了满足现场观众和有线电视网客户的要求,每组织一场拳王争霸赛必须保证有40个回合总数的比赛。所以,正规的拳王争霸赛必须要找3~4对打垫场赛的拳手,以满足拳击组织对时间的要求。职业拳击比赛每个回合打3分种,中间休息1分钟,如果打满全场,全程赛制47分钟,拳手在拳台上实际打斗的时间为36分钟,这对拳手的耐力、意志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业余拳击打过3分钟的3回合;2分钟的5回合;现在实行的是2分钟的.4回合制,中间休息1分钟,全程赛制11分钟,实际搏斗时间只有8分钟,只相当于职业拳手打2回合多一点时间。这种短赛程的比赛,是为了提高业余拳手因加带护具过多缺乏观赏性而实行的崇尚攻击力的一种办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激烈场面。
区别三:穿着防护不同
职业拳击最明显的标志是光着膀子,不戴头盔,只穿短裤。短裤的形式、颜色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拳手唯一的保护牙托,其他只能靠拳手自己在运动中借助防守技术和自身的抗击打能力去完成。职业拳手不仅防护简单,而且参赛时戴的拳击手套也比业余拳手轻薄,比赛中追求击倒场面,伤害事故也比业余拳赛多。这样做的最大目的就是满足商业需求,观众可以从这些最直观激烈、精彩的对抗中感受到最原始和最真实的冲动。所以对拳击(不单是职业拳击)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看到的是野蛮,有人看到的是艺术。这两种观点水火不能相容,长久以来争执不下,所以要求取消奥运会拳击项目的呼声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还是奥委会前主席在二十多年前面对罗马教皇和英国议员取消拳击的呼吁公开答复时说得好:汽车是当代人类生产与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是否因为车祸给人类带来不幸就停止生产或使用汽车呢?所以,从1904年拳击走进奥运会,100年来,它一直是奥运会比赛的重点项目。
区别四:量级的划分不同
由于职业拳击对拳手的保护措施因商业性质的需求相对很少,场上比赛时间反而长,故此,世界拳击组织对量级的划分标准相当严格,特别是轻小级别。每个量级间的体重差异只有1公斤左右,大级别稍宽,但即使是体重差异最大的轻重量级79.4公斤过渡到次重量级86.2公斤,也有6.8公斤差异。职业拳击由48公斤划分到86.2公斤以上17个级别,其间差异38公斤,平均每个级别只有2.2公斤。职业拳手同时可以参加几个拳击组织的排名赛,获得各级别冠军的拳手称为?拳王?,金腰带是拳王头衔的象征,能够获得和拳王比赛机会的拳手一般都是该拳击组织内排名在前具有挑战资格的。每个量级都有拳王,一个优秀的拳手,可以有机会统一几个拳击组织同一量级的拳王头衔。如刘易斯、霍普金斯等。拳手可以跨级别升降级打比赛,条件是在体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还必须放弃你在原级别中获得的一切荣誉和排名。
相对职业拳击的量级划分,业余拳击就宽松了许多。由于赛制短,拳手保护措施完备,量级的划分间隔没有职业拳击细。奥运会以前设置12个量级,81公斤到91公斤间隔达10公斤,从48公斤到91+公斤,其间有43公斤差距,每个级别差异达3.6公斤。为了适应奥运会项目的改革需要,开罗会议上国际业余拳联已决定从本届奥运会起将12个级别改为11个级别,把原63.5、67、71公斤三个级别压缩为64和69公斤级。
区别五:包装宣传方式不同
职业拳击比赛是要赚钱的,拳击经纪人敢于在拳手身上投资,推广人敢于花钱运作这些大规模的赛事,就是冲着拳击比赛产生高额回报而来。拳手进入职业拳坛后,在圈子里树立威信和扩大影响力是很重要的,越是有影响的拳手,就越有市场号召力。当推广人签单赛事后,就开始对比赛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巡游造势,制造花样百出的新闻发布形式,公布真真假假的拳手与拳赛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比赛的幅射面,兜售门票,还要拉来有线电视网客户好从中分红。为了满足商业赛事的需要,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增加热烈气氛,职业拳赛在拳手出场仪式上更是大作文章,尽情渲染,比戏法更精彩,如"王子"哈米德的出场仪式很多观众来说就是比看拳赛都重要的节目。职业拳王争霸赛开始时,挑战者首先出场,等挑战者进入拳台后,拳王才在众人拥簇下腰系金腰带出场。现在由随从双手高举过头以示威严的方式也得到了拳击组织的认可。赛前拳王把金腰带交给裁判,然后由裁判交给世界拳击组织的代表保管,如果拳王卫冕成功,金腰带继续归拳王;如果失利,金腰带就会授予挑战成功的新拳王。任何一个连续4年卫冕的拳王将在一个特别仪式上被授予精美且价值昂贵的正式金腰带(约值5000美元),并将终身拥有这条腰带;连续3年卫冕的世界拳王,被授予一枚特别制作的世界拳击组织荣誉奖章。比赛间隙的1分钟休息时间内,由事先挑选出的品貌兼优的女大学生身着热情奔放而不艳俗的三点式服装,手举回合序数牌绕场一周,一是为观众报数;二是缓和紧张气氛。
业余拳击比赛就没有如此繁杂的出场仪式和赛前事后的推广,即使现场没有观众,比赛也会照样进行。因为奥运会拳击官员和运动员只注重名次和比赛过程的公正,比赛能否盈利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运动员在上届比赛中获得的奖牌也没必要带到现在的赛场。总之,业余拳击缺少了职业拳击的商业浓度。
区别六:裁判评分不同
职业拳赛中有1名场上裁判和3名台下打分评判。3名评判分别坐在拳台周边三个不同的方向,采用手工记分的方式打分。每个回合结束后,评判将自己给拳手打出的分由专人收集后送交给拳协代表,由代表在总分表上汇总。一旦评判给一个回合作出裁决,就没有机会变更和调整,以使评分保持公正。职业拳击记分方法实行10分制,胜方10分,负方最低不能低于6分。
职业拳赛的打分标准是以击中拳的质量为标准,看击中拳是否准确、有力、完美和具有冲击力。在职业拳击中,被击倒的拳手在台上裁判读到3秒之前站起来,只输1分;若3秒后起来输2分;如果同一回合数次被击倒,输去的最高分为4分;若被击倒后10秒不能起来,裁判就可以判其被击倒,并输掉比赛。
在职业拳赛中,如果事前没有一回合3次击倒的限制,台上裁判认为击倒并未给拳手造成多大影响,比赛可以继续进行;若台上裁判认为拳手已经失去反抗能力,或受伤的程度征得赛场医务监督同意,认为比赛会对拳手造成伤害时,可以及时终止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时,台上有1名裁判,台下有5名评判,2名评判分别坐在仲裁委员席对面拳台下的同一边,其他3名评判各坐在拳台另外三面的中间,评判是以按动电脑打分器打分的。为了保证参赛拳手的安全。
;拳击是一项系统运动,非常精细复杂,系统庞大。我看过国外的统计资料,拳击的复杂程度和复杂程度都是世界第一。拳击训练有一套完整的技战术体系,最终成为拳击高手需要系统的训练。总的来说,拳击训练大致分为以下,第一阶段主要是规范单个动作,保持身体重心,放松,进行简单的协调训练等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变得更精通单个动作,开始简单的组合动作,增加稍微复杂一点的协调训练,开始重心转移,简单的条件训练等等。第三阶段,各种动作结合,动作连贯流畅,身体高度协调。同时不断强化意识流,安排具体战术打法,开展自由实战等等。每个一般阶段都有很多内容,这里不一一列举。
因为拳击运动的系统性、整体性、系统化,必然是宏大的、丰富多彩的、深刻的。拳击训练的内容不是完全重复的,里面有上千种内容。比如基本功、协调训练、绝对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反应训练、专项训练、各种训练等。这些内容需要教练科学合理地安排。就像盖楼一样,需要先挖地基,然后盖楼一层一层,最后封顶装修。
拳击系统前半部分主要是基本功训练,技术训练等。,这就要求运动员技术娴熟,高度协调,流畅敏捷;系统的后半部分,尤其是最后阶段,主要是战术安排和个人风格——也就是说,即使形成了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教练也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量身定做自己的打法,比如跑偏或者压迫感。
系统后半段的战术安排往往包括赛前针对不同对手的针对性训练,提前安排好每一轮的战术。业余拳击由于晋级的不确定性可能无法提前预测对手,而职业拳击需要提前制定12轮战术打法。上台,按照赛前制定的战术,有条不紊地进行比赛。细分,比如第一回合怎么抢分,第二回合怎么控制和获得分,第三回合怎么调整等等。,每回合又细分为三分钟,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都有特别说明怎么打。
整个系统就像建一个小区,从选址,到图纸设计,再到找施工队动土,基础开挖,盖楼一层一层,最后封顶,水电门窗安装,直到小区最终整体规划完成。有人在工地看工人动向,学着挖个简单的坑,或者学着堆几块砖,都没用。整个社区不能建,不能规模化,因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很多球迷经常提到美式和苏式,这是拳击系统化后半段的内容。上半场基本功阶段都一样。招数是不可能的——梅威瑟刚开始教儿子基本功,还系统地教了一两个直拳,完全没有花哨的抬肩防守。所谓的美式风格和苏式风格,只是在基本功熟练之后,后期的侧重点和打法有所不同。比如美式偏向于一贯性和发力性,俄式偏向于单拳的力度和效果等。后期有的拳手风格强硬,主张进攻,有的则强调流浪、反击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