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
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
烧成温度顺序区别:
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饰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产生的年代区别:
釉下彩: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制作_骤、过程区别: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分类上的区别: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外表上的区别:
釉下彩: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表层的。所以釉下彩绘出来的器物色彩光润,表面平滑,渗透连绵,永不褪色,即使久经磨蚀,只要釉面完好,并不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泽鲜艳度。
釉上彩:由于是画在釉面上的,色彩的颜色有几百种,绘制的技法比较容易,表现力极强。但是因为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上去有手感,不会像釉下彩那么光滑。
色料上的区别: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调料品区别:
釉下彩:一般用的是甘油、牛胶、乳香油、有的甚至用茶叶水来进行调和色彩。
釉上彩:多用的调料是樟脑油或松香油进行调和。
技法上区别:
釉下彩:以分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色料填色。
釉上彩:以洗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先用笔蘸“水色”往坯上_一笔,然后将笔上的颜色洗掉,挠水反复洗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