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和帝的区别
皇是开创者,帝是发扬光大的继承者,比如三皇五帝的关系,以中国传统的标准来看,皇的成就地位要高于帝。
《说文解字》记载,皇是大和始的意思,也就是说是某个领域的开拓者和事物的源头,是创始者,比如叫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就是这个原因。
而帝,和德天者称帝,是道德水平达到最高的境界,又通缔,是缔造者,也就是说,帝是某一个领域达到最高水平的称谓。
扩展资料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
参考资料:
“皇”与“帝”都是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且二者几乎等同。所以这两字经常连用,是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可以说是对具有次社会地位的一类人的称呼,属泛指。“黄帝”则是特指,指中国历史上传说时代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他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名号轩辕(天鼋)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新郑)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为后世所称赞,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因其是传说中的人物,经历的时间比较久远。故有“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对那一部落首领的总称一种说法。“黄”是因为该部落崇尚“土德”,以“土德”王天下!在五行五色中,土色为黄,故以“土德”王天下的部落首领以“黄”为号——黄帝!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