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菜和潮汕菜的区别
福建菜和潮汕菜的主要区别是,起源不同、特点不同、代表菜品不同,具体如下:
一、起源不同
1、福建菜
福建菜一般指闽菜,发源于福州,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地风味菜形成的菜系。
2、潮汕菜
潮汕菜一般指潮州菜,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菜历史悠久,肇始于汉唐,形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名贵美食。?
二、特点不同
1、福建菜
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在烹坛园地中独具一席。
2、潮汕菜
潮州菜富有地方风味,以精于烹制海鲜、重视原汁原味而著称。以昂贵著称,其选料考究、刀工精细,且烹调方式多样,着意追求色香味俱全。潮州菜烹饪的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主要烹调法有:焖、炖、煎、炸、炊(蒸)、炒、焗、爆、焯、烹、泡、扣、卤、熏、淋、烧等数十种。
三、代表菜品不同
1、福建菜
代表菜品:佛跳墙、荔枝肉、沙茶面等等。
2、潮汕菜
代表菜品:潮州冻红蟹、潮州冻花蟹、鱼饭、生腌咸虾蛄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建菜、百度百科-潮汕菜
潮州话(潮汕话)在广东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一种知名度较高的古老方言,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属于闽南语,词汇与泉漳片高度对应,语音语调上同泉漳片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
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之次方言。
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
扩展资料潮州话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古“平”、“上”、“去”、“入”四声,潮州话分化成阴阳两类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声。
由于潮州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虽然中原经历几次语言大变化(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融化)但对其影响不大,故而潮州话至今仍保留不少古汉语特征。
因历史的变迁,这些古汉语词汇有的以谐音或保留原音而成为地方方言,故被有关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百度百科——潮汕话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