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和诈骗罪哪个更严重
诈骗罪和抢夺罪两者量刑一致。犯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抢夺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从严惩处: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4.被害人谅解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三、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2.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3.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什么是抢种抢栽诈骗罪
按顺序排的话,由重到轻依次是:绑架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明一下。1.绑架罪的刑期范围是5年有期徒刑至死刑。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构成绑架罪。绑架罪有三档量刑标准: 一般情况下,需要判处10~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处5~10年有期徒刑有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情节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由此可见,只要构成绑架罪,最低线是5年起步的。之所以规定这么重,主要是因为绑架罪同时触犯了两个法益,一个是人的生命身体健康权,一个是人的财产权利。2.抢劫罪的刑期范围是三年有期徒刑至死刑。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抢劫罪有两档量刑标准: 一般情况下,需要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具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从重情节的,需要判处10~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同绑架罪类似,抢劫罪同时侵犯的也是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双重法益。 之所以刑期相对绑架罪轻一些,是因为抢劫罪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没有实质的造成人的伤害,而绑架罪基本上都会采取一定的暴力手段,造成了人的身体伤害。3.盗窃罪的刑期范围是单处罚金至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有三档量刑标准: 一般情况下,需要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需要判处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需要判处10~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毕竟盗窃罪只是侵害的他人的财物,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伤害,所以盗窃罪的刑期最高也就是无期徒刑。 当然在特别的情况下盗窃罪会转化为抢劫罪,最多也可以判处死刑。这个在接下来我们再说。4.诈骗罪的刑期范围是单处罚金至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属于诈骗罪。诈骗罪有三档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需要判处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需要判处10~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在刑期上,无论是量刑档次还是量刑幅度,诈骗罪和盗窃罪都特别像,而且最重都是只能判处无期徒刑。只不过诈骗必须是数额犯,多次诈骗并不会构成犯罪。 那为什么我们会说盗窃罪重于诈骗罪呢? 因为盗窃罪的起刑点比较低,盗窃1000~3000元就会构成盗窃罪,而诈骗需要3000~10000元才会构成诈骗罪。 同盗窃罪一样,诈骗罪一样也可以转化为抢劫罪。5.盗窃罪和诈骗罪可以转化为抢劫罪。
根据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盗窃或者诈骗的过程中被被害人发现,在被害人想要将钱要回来的时候,突然掏出一把小刀来威胁被害人,你要不让我走,我就拿刀捅死你,很不幸,刑期就会从3年以下,立马变成至少3~10年。法律主观:
一、诈骗罪抢夺罪的区别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以非法占有财产为目的,采用欺骗方式让对方产生处分财产的意思,并且自愿交付财产,其中并不包含暴力行为。抢夺罪是以非法占有财产为目的,仅对于财产实施的行为,并未使用暴力等手段压制被害人。诈骗罪和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是不一样的。
二、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三、网络诈骗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