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和现浇板的区别
主要是因为预制板的钢筋一般是用高强度的钢丝,并在制作时先冷拉一下,已经加上了一份拉力,而现浇板没有加这份力。
预制板用高强钢丝就在工厂里先将钢筋拉紧,再浇混凝土,等凝固后裁成一段一段的楼板。这样,混凝土要裂缝时,里面的钢筋会拉住它不让它裂开,可以充分利用钢筋的强度。
现浇板
现浇板是在工地上临时做的,一般没有条件先拉紧钢筋。但是若是大型的厂房的屋架下弦,也会在工地上在屋架做好后用千斤顶来拉里面的钢筋(这叫后张法,前面说的叫先张法)。
预制板的缺点一是整栋楼房的整体性较差,楼板都是放上去的,地震一来会晃散了架,抗震性能差;二是防火性能不好,钢筋一热就很容易拉长了,预先的拉力就消失了,板就裂开了。三是必须在工厂里预先做好,尺寸固定,不能任意形状。唯一的优点就是省钢筋,可以充分发挥钢筋的优势。
现在的趋势
现在的我国的钢产量比过去多多了,人命也值钱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不再用预制板了。
区别有两点:特点不同,分类不同
一、特点不同
1、清水混凝土:
无其他装饰材料,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规范对钢筋混凝土防风、防雨保护层的规定。
2、普通混凝土:
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可塑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好;可配筋;自重;脆性材料。
二、分类不同
1、清水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在建筑物的最后一部分;PC:在工厂等地进行上述硬化程序,并在施工现场用金属件固定建筑物主体。
2、普通混凝土:
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
表观密度:特重型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
用途: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种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扩展资料:
清水混凝土的历史:
1、混凝土(正确的名称是“水泥混凝土”。光称混凝土的话也有其他如沥青混凝土之类的)的原料是水泥、砂(细骨材)、砂石(粗骨材)和水。没加砂石的称之为“砂浆”。
2、利用水泥的历史很古老,可上溯至古埃及。混凝土的原型也可见于古罗马,但像现在这样用于建筑构造材料的,却是从18世纪末开始。此后,混凝土成为近代建筑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建材,与铁和玻璃并列为近代建筑的三要素。
3、作为建筑完工表现的清水混凝土历史,虽说始于法国建筑师奥古斯特·佩雷邯锡教堂中运用的柱梁表现,但世界上率先将清水混凝土用于墙壁表现的,我们现在第一个想到的却是位于日本安东尼·雷蒙的雷蒙自宅。
4、那自由的可塑性,作为德国表现主义之首,大量地活用其曲面的表现,与鲜活造型表现相应的“清水混凝土”也受到了欢迎。
5、此后,基于包豪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等团体的活动,直线的建筑形态成为主流,“清水混凝土”的手法就很少被采用。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比意、路易·康等人的作品,再次让“清水混凝土”成为建筑表现的主角。
3、相对于科比意从前强烈粗犷表现的解释,康则提出了如美丽光辉一般表现的新解。学习于前者之下的前川国男等人的“清水混凝土”,是位于前者思想的延长线上,而私淑后者的安藤忠雄等人的现代商业建筑及住宅,可以说是站在后者思想的延长线上。
百度百科-清水混凝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