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抱拳的含义?
在礼节中,左手抱右拳通常是“承让”的意思;而右手抱左拳则通常被认为“随时领教”。多用于武术界。
左手压右手:报喜
右手压左手:报丧
相关说明
抱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ào quán,指汉族传统礼仪(多见于习武之人)中一种相见礼,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表示问候、祝贺或辞别。
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
犹拱手。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
右手经常握拳,为什么有助于刺激左脑的活动性?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的物体,而且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可是,为什么大人打孩子,孩子哭大人不哭?打自己的耳光,脸红手不红?很明显的原因是:物体的结构不同,其抗撞击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比如鸡蛋撞石头、豆腐砸板砖。如果是这样,那么,左手打右手是否如同看精彩节目鼓掌一般呢?换言之,左手打右手两只手是同样疼还是哪只手更疼?
以上的问题都是作用时间非常短、作用力非常大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物理碰撞来讨论,即认定碰撞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同平面的弹性碰撞是最简单的一种碰撞:形变能够完全恢复、不仅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而且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也相等,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速度分别为u1、u2,即有
由此我们认为:如果物体是没有机械能损失的弹性碰撞,且m1=m2,则u1=
v2
、u2=
v1
即当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发生弹性正碰时,速度互换、动能互换。也就是说:如果打人后的左手和挨打前的右手是静止不动的,那么挨打后的右手应该以挥动的左手一般飞起来,实际上左手打右手的情形常常是右手始终没有按理论预期那样动起来,右手最多有0.5m*v1*v1的动能损失了,损失的动能恰恰是皮肉骨形变所耗用的,形变压迫神经于是有巨痛。
总之,产生肉体疼痛差异的直接因素是形变触及神经而不是力量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人类的左右脑与身体的手与腿的控制是相反的,即右脑会管控左手和左脚,左脑则管控右手和右脚。右手保持握拳姿势,也算是一种对右手锻炼,自然会刺激到右手连接到左脑的神经,带动神经进行运动,从而就会刺激到左脑的活动性,使左脑更具有活力。
右手记忆,指攥紧右手拳头,有助于提高记忆的现象。有相关研究表明,简单的身体运动能暂时改变大脑运行的方式,从而起到改善记忆的作用。他们发现右手持续握拳90秒钟有助于记忆的形成,而左手做同样的动作则能帮助唤起记忆。
右半脑控制的是人的左边肢体,而左半脑控制的是人的右边肢体,所以使用左边肢体就相当于在锻炼右半脑,使用右边肢体好比于锻炼左半脑,所以右手握拳就能带动左半脑的活动性,通常情况下,左半脑具有概念、语言、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
人的左右半脑是不平衡发展的,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比较均衡一些)。全球有10%的人是左撇子,即右脑比较发达。而左右脑的发育程度不同,隐含了人的特质和天赋的秘密,不妨可以多用右手握拳来带动左脑活动。
当然,最好左右脑协调发展,有研究表明,在许多领域,左撇子的表现往往比一般人更出色。很多左撇子在音乐方面、雕塑方面成绩都更加突出。因此,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左手多做一些事情。这样,将显著地改善并加强记忆力,使右脑得到锻炼。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