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
说到早期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认字、识字。这是由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阅读都是以文字为基础的,所以,人们一说起早期阅读,就会把阅读与识字联系在一起,把识字当成阅读。一些家长也陷入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会识字才会阅读,幼儿认字量越大,读得就越好,阅读能力就越高,不少的家长和老师将孩子能认识多少字,作为孩子早期阅读成果的评价指标。
然而,国内外一些权威的教育专家们认为,早期识字并不等于早期阅读,大量系统地组织婴幼儿识字的做法并不足取。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对此评价说,虽然早期阅读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但识字只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内容和方式,,识字并不能作为阅读的唯一目的。大量系统的识字教育不是儿童早期阅读的内容。而在强迫孩子大量识字的过程中,一个更隐性、更可怕的后果是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抹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其实,识字量大小与早期阅读发展好与否,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早期阅读的能力也不是指孩子识字有多么流畅,而是指在早期阅读中,孩子能否了解阅读的基本程序,掌握阅读的一般方式方法。
所以说,早期阅读并不是机械地看书、识字,而是调动一切感官去观察、思维,理解视觉所及的信息内容,因此早期阅读本质上是一种解读符号信息的心智活动。
特别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图画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应该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图画阅读不需识字,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一样会产生丰富的心智活动。
许多的孩子,虽然无法通过文字来进行阅读,但并不是说不识字就不能阅读,阅读一本好的图画书,从中获得快乐是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一种无形的积累。不要小看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图画书”里一页页充满童趣的画面,他会读出一个个故事,读出一个个经典。在阅读时,孩子欣赏美丽的图画,感知新鲜的食物,了解有趣的故事,从而丰富心灵,延伸幻想,满足好奇,探索求知。也许他“读”到的那个故事与图书的本义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他获取快乐和幸福。
“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创新和再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里的“创新和再造”,那就是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对象产生了一定的理解,这种理解与识字关系不大,只是与他的人生阅历有关。如果说孩子阅读有瓶颈的话,那绝不是“识字”,而是生活经历和思想的贫乏。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带孩子开阔眼界,让他有更丰富的生活经历。
当然,对于孩子的早期识字也不必过分反对,把识字说成是早期阅读的天敌也是有点过分的,识字也可以看成是早期阅读的一种形式,因为孩子早期阅读的对象是多样的、丰富的。可以是图画,当然也可以是文字。重要的是只要孩子快乐就可以了,兴趣比什么都重要,不可让识字成为孩子的重担。
1、环境濡染法
① 家庭里常见、常说、常用的实物上挂(贴)相应的大字卡片和其他卡片;② 户外的广告、招牌、标语、路牌、门牌等培养认学兴趣;③ 食品袋、电视节目等到处都有视觉语言,都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2、生活识字法
生活里处处有听觉语言,为什么生活里不能处处有视觉语言的参与呢?
① 吃东西识字;②人体感觉识字;③ 认物识字;④ 认名识字;⑤ 活动识字;⑥ 观察自然识字;⑦ 购物识字等等。
3、游戏识字法
孩子最喜欢游戏,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立体早教法”有句名言,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例如:①表情识字:笑、哭、眨;②动作识字:站、爬、捏;③教小动物“识字”; ④文字当物识字;⑤手心手背猜字; ⑥谜语识字等等。
4、趣味识字法
即在读书中识字,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小朋友,跟我念”,边读边指即如是也。①英国20位高级教育家认为,帮助幼儿识字的最好方式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大声地、一遍遍地念着孩子爱听的故事;②学儿歌,识字;③学古诗,认字;④顺口溜识字;⑤看地图识字;⑥学音乐识字;⑦读经典故事识字等等。
5、思维识字法
①全脑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识字方法,其核心就是运用汉字象形象义的特点,先将汉字变成与字形或字义非常接近的图画,让孩子们用右脑而不是左脑去记忆。②孩子们只要看懂了图画就自然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③孩子不需要花太多的课余时间,就能轻松学会全部生字,并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
6、看图识字法
看图识字这种识字的方法一般都是与实物相对应,孩子特别容易感兴趣。①教孩子做字卡,捉迷藏(自己做字卡,然后把卡藏起来,让孩子去找字)。②宝宝模仿方法识字宝宝都爱模仿,而且很愿意教给别人,采取宝宝教大人认家长通过与宝宝相互之间来教对方识字,吸引宝宝。③观看动画帮助识字:是观看动画,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动画片内容有丰富的数学、天文地理、人文知识以及安全教育、性格培养等,紧扣宝宝兴趣,在学中玩,玩中学。
7、阶梯想象识字法
阶梯想象识字法是根据字的字形、字义、字理进行变化,并采用黑白图画、黑白动画、彩色图画、彩色动画的形式将一个字进行阶梯式的变形,让孩子不仅能可以快速认识汉字,并且可以记住汉字的意思。
扩展资料:
识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zì,意思是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注意事项:
早期教育不等于只识字,而应该以开发婴幼儿的潜能、智力及培养个性品质为重点,要坚决反对错误的、强制的识字阅读教学法,反对“小学化”识字阅读,家长不要走进误区。在识字引导的过程中要以只重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耐心坚持,不要过分追求孩子的识字数量和质量,要以帮助孩子建立识字兴趣为准则。
如果家长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的识字就不是被动性的。让宝宝在快乐游戏中去吸取知识,识字阅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绝对不能让宝宝有识字学习之苦的感觉!并且要让宝宝在识字的过程中找到规律学会方法享受其中乐趣!这才是正确的早教之道!
基本原则:
1、阅读要尽早
经过早期阅读培养的儿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证明它与儿童入学后的认知水平、读写水平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据了解,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应以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他们担心因为幼儿智力发育不完全,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增加幼儿的负担,甚至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
对此,相关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目前我国的小学生识字状况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中多出现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低导致成绩不理想等问题。
阅读是以识字为基础的,因此早期阅读自然而然就要与幼儿的识字量联系在一起。只有识字,才能真正地实现自主阅读,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一直是我们识字课堂上以及和家长沟通上所倡导的。
2、识字要科学
识字如此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幼儿识字越多越好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家长不可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或压缩应有的时间,摒弃了科学的筛选,再孩子识字过程中,首先应该先注重量的积累,做一个科学而有效地施行计划,让孩子识字的过程科学合理,不能为了教认字而识字,要真正让孩子学以致用,理解字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故事中,我们的识字课采用从字-词-句-段-文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过后懂得运用,培养阅读思想,正是科学规划识字的体现。
3、兴趣很关键
对孩子识字方式上来说,兴趣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6岁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对于事物记得快忘得也快,硬性让他们识2000-3000字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幼儿识字,应该采用幼儿比较钟爱的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游戏识字课锁遵循的即是这种思想,首先让孩子爱来,能坚持,然后才能轻松学习,保证效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识字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