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分为哪三类
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神歌]
小调: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花调)2.地方性小调。3.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知识拓展:
1.劳动号子的种类
搬运号子:江苏北部《挑担不怕扁担弯》、四川《板车号子》;工程号子:四川《打夯歌》、湖南《打硪歌》;农事号子:浙江海宁《车水号子》、涪陵《圆场号》;作坊号子:四川自贡《人工号子》;渔船号子: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川江船夫号子》。
2.劳动号子的特征
(1)音乐性格、表现方法:坚实有力、粗扩豪迈的、自然朴实的。
(2)歌词:实词,领唱者。虚词,帮腔。
(3)节奏:固定的,周期反复。
(4)歌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有独唱、对唱、齐唱。
(5)曲式结构:短小简朴,重复性。
3.山歌的种类
(1)放牧山歌
(2)田秧山歌
(3)一般山歌
山歌按不同的歌唱方法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4.山歌的特征
山歌歌词: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兴创作,歌词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山歌中最多使用语气衬词,语气衬词与自由延长音或拖腔的结合,形成山歌独有的特征。
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成前腔或后腔,为山歌所独有的特征。
歌唱形式:独唱居多,另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
曲式结构:大部分短小单纯、多样化。密集性与抒情性相结合。南方的山歌中四乐句单乐段较多。
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1、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切,号子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
2、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3、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
扩展资料:
民歌就是劳动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相当多,至于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
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扑山歌”、“四季歌”、“五更调”,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