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道?
儒家孝道:
孝在孔子那里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而曾子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
曾子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
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
曾子认为,孝已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
孝的现代意义:
今日的社会在大生产的经济形式下,家族、地缘局部联系日益淡化、松弛。而社会的整体联系逐步加强。我们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解已经不是由亲到疏的梯级推广转向兼顾全社会的博爱。
因此,我们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是以自由平等协商,而非绝对服从是平等前提下的自由交流,而不是“无改于父之志”。
是经济上的互助互补,而不是强制赡养。是尊老爱幼的和谐关系,而不是“长幼有序”的有差别等级。
我们应该尊重父母,与父母平等的交流,和谐相处,让家庭关系走向和谐。做到了这些,已经尽到了今日之孝,不必再度升华。否则,坚持保守,逆行复古,将与时代格格不入。
扩展资料:
孝道文化的积极作用
1、修身养性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
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百度百科-孝道
百度百科-孝
抱团养老可以让老人们互相照顾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首先,感觉寂寞的人那么多,通过抱团养老可以互相照顾。进入老年后,新陈代谢减慢,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小病小灾难免,这时候需要有人照顾,但孩子们不在身边,一旦突发疾病不及时治疗,等医生到达现场时已经太晚了。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并不少见,上海浦东60岁老人病死在家中多日被邻居发现……空巢老人的孤独只能自己体会。抱团老人出现后,给很多单身空巢老人带来了希望,生活中除了互相照顾,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也不觉得孤单,毕竟,没有人愿意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单身老人对此有很深的体会和感触。
其次,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居家下岗的退休老人欢聚一堂,享受退休后的美好时光,他们很悠闲地一起打牌、下棋或一起锻炼,他们比独自一人呆在自己的空缺上要快乐得多,人们自己生活在群体中,没有快乐的晚年,生活是孤独的。
一群人住在一起,可以缓解内心的悲伤,丰富自己的旧生活,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几个人幸福的生活也很美好。谁不想整天活在悲伤中,活过一天或一天?,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才是人生的根本。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