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概念
对联的解释 [antithetical couplet] 指对偶语句,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 竹子 上、木头上、柱子上等。也叫对子 对联、题名并篆文。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详细解释 互 相对 偶的文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 张贴 、悬挂或 镌刻 在门、厅堂及柱子上。 讲究 对仗工整贴切,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根据位置与 性质 的 不同 ,可以分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春联等。也称“对”、“联”、“对句”、“对子”。 《西湖二集·忠孝萃一门》 :“ 洪武爷 抚定了 婺州 ,於城楼上立大旗二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 中华 地,日月重开一统天。” 清 梁绍壬 《两般 秋雨 盦随笔·滕王阁黄鹤楼对联》 :“ 滕王阁 千古 名胜,对联佳者绝少,惟 商邱 宋牧仲 先生 一联云:‘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安得 长风 巨浪,送来江上 才人 。’吐属名隽…… 湖北 黄鹤楼 对云:‘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 金樽 ,看洲渚千年 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 五月 梅花?’ 俊逸 清新, 独有千古 。” 巴金 《死去的太阳》 :“ 栏杆 底两根柱子上有一副木刻的对联,是‘桐 云影 淡,梧月光清’八个隶书大字。” 词语分解 对的解释 对 (对) ì 答,答话,回答:对答如流。无言以对。 朝着: 对酒当歌 。 处于 相反 方向的:对面。 跟,和:对他 商量 一下。 互相, 彼此 相向地: 对立 。对流。对接。 对称 (坣 )。 对峙 。 说明事物的关系:对于。 联的解释 联 (联) á 连结,结合: 联合 。联结。联系。联络。联盟。联邦。联袂。联名。联想。联姻。联营。珠联璧合。 对偶的语句:对联。挽联。楹联。上联。下联。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对联: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定义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也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 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咏格诗钟。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当然,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绝句: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我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也。 对于“绝句”的称谓,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 绝句是“截句”的意思 ,就是 截取 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首尾、前二、后二、中二)。 第二种:“绝句”是从 “五言短古,七言短歌” 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分类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宋杨万里 天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 此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田肥。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分类 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渡汉江》 唐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编辑本段]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关诗句范例如下: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④。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诗人认为律绝的标准是粘对律句,与韵的平仄无关)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如果不用律句,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