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与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有什么区别啊?
麻疹和风疹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对麻疹、风疹普遍易感。
麻疹典型病例体温在38℃以上,全身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持续3天以上,口腔第二大臼齿上部的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出疹前常有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眼睛水汪汪的,分泌物增多。皮疹的出现有明显的次序,即耳后→颜面→颈部→胸部→四肢→手心脚心。退疹时皮疹颜色由深红转向黑褐色,留有色素沉着。麻疹一般表现为良性经过,少数人可并发呼吸道其他细菌或病毒继发性感染、中耳炎、急性麻疹后脑炎、心肌炎等,孕妇发生麻疹可能流产、早产或致胎儿先天畸形。
儿童感染风疹病毒后,潜伏期可达14-21天。 患者常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疲乏及咳嗽、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前驱症状。病初,在软腭及咽部可有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粘膜不充血,无粘膜斑。发热第一日或次日即可出现皮疹,始于面颈部,24小时内就遍布全身。皮疹初起时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少,部分融合似麻疹。躯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全身弥漫性皮疹消退后,可有细小糠麸状脱屑,但无色素沉着。全身淋巴结在发病前3-5天即可开始出现肿大,以枕部、 耳后及颈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到出疹当日淋巴结肿大达高峰,有轻压痛,持续数周才消退。出疹期脾脏可肿大,少数可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另外,儿童感染风疹后,还可并发风疹性脑炎和心肌炎等,重者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对于一般人群,风疹是一种发热、出疹性病毒感染。孕妇若感染风疹病毒,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或婴儿的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导致婴儿的各种先天性损害。重者死产,早产;轻者使胎儿发育迟缓,并产生各种疾病或畸型,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小眼症、神经性耳炎、前庭损害、中耳炎、间质性肺炎、巨细胞肝炎、胆脾和淋巴结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型、智力障碍等。孕妇在妊娠 4~8周内感染风疹病毒,其婴儿先天性畸型的发病率可达100%,孕妇只能考虑人工流产。
治疗麻疹、风疹,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对症治疗。
丘疹皮肤表面由于某些疾病而起的半球形小疙瘩,多为红色。
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皮肤表面的实质性损害。视诊可看到,触诊可触及丘状损害,一般范围较小其直径通常在1cm以内,若丘疹扩大或互相融合成扁平隆起呈片状则称为斑块。丘疹多为圆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丘疹的顶部可以是尖的呈锥形,圆的呈半球形,扁平形或中间凹陷如脐窝。颜色可以是红色如银屑病、紫红色植扁平苔薛**(**瘤)白色(萎缩性硬化性苔舞)褐色(色素病)等。丘疹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或毛囊、汗腺的部位。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数目可多可少,可柔软或坚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可呈乳头状或表面覆以鳞屑,可散在分布,群集分布,可局限性或全身性或对称性。自觉症状轻重不同,如症痒等或无任何自觉症状。若损害介于丘疹与斑疹之间表面扁平稍隆起则称为斑丘疹。丘疹顶端上有水疮或脓疤则称为丘疤疹或脓疮丘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复发性专用药,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麻疹一般康复顺利,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