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和荒漠的区别
1、荒漠和沙漠是两个含义相似,实质不同的概念。
2、在自然地理学中,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巨大、植被稀疏贫乏的地区都称为荒漠,意为荒凉之地。根据地面组成物质的不同,荒漠可分为岩漠(石漠)、砾漠、沙漠(沙质荒漠)、泥漠和盐漠,以及在高纬或高山地带由于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而致植物贫乏的寒漠。前两者即岩漠(石漠)和砾漠,在我国习惯称为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而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沙漠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布各种沙丘。它既包括移动沙丘,也包括固定、半固定的草原沙地。
3、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利的人类影响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引起生物能力的下降,使植物生物量、土地载畜量、作物产量和人类健康状况下降。土地沙化是细粒砂子的流失的过程,是荒漠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4、沙漠和荒漠化的分类,国际上普遍采用布德科的干燥度指标来衡量。我国学者把他的公式简化为D=E/P,其中E代表蒸发量,P代表同时期的降水量,而E则用0.16∑t近似值表示,∑t为大于10℃的积温。国际上通常依据气象指标,规定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干燥度D>10是真正的沙漠,D=7~10为荒漠化。
1、荒漠草原属于自然带的一种,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地理位置处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200毫米。气候干燥,少雨,属于大陆气候。其次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合理的放牧和开垦以及开采矿物,直接导致草原荒漠化的进程。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内部。如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就有荒漠草原分布。在荒漠草原以荒漠为主,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叶小而少而且根深的植物。原因是叶小而少可以减少蒸发,根深可以充分吸取底下水分。
2、草原化荒漠是一方面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比如说降水,水分蒸发度以及空气的湿润程度。更主要的是人类的活动起主导地位。草原化荒漠是在荒漠的自然基础上进行植树种草等人工改造,促使荒漠的程度减轻,逐渐转化为草原。
3、总的来说荒漠草原是自然条件起主导作用,是自然形成的,人类活动起催化作用。草原化荒漠是人类起主导作用,是在以有的自然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自然条件影响改造的饿进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