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与魔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有区别啦!
魔:和神界完全对立的魔界,存在于天上与神界平行的反世界,空间与时间错乱,有
“神魔之井”和神界相通。魔生存于其间,无秩序,无目标,无欲而无不欲。
----无思无想无欲求,无生无死无秩序。
妖:禽兽草木修炼可成妖,在大地表面、鬼界、仙界和魔界都有生存,是无秩序分散
的存在,有弱肉强食的传统。原本无知无识的走兽草木,因灵光一现,或是偶然的机缘而幻化成妖。
妖,汉语汉字,读作yāo、ㄧㄠˉ。从女、夭声。女子及笄礼毕时的形态是女之范式。物初长者尙屈而未申是夭之范式。
一、妖的解释
1.迷信的人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魔鬼怪。~精(a.妖怪;b.喻姿色迷人的女子。“精”均读轻声)。~氛。
2.装束或神态不正派:~里~气。~态。
3.媚,艳丽:~女。~娆。~艳。~冶。~妍。
4.邪恶而迷惑人的:~言。~人。~术。
二、妖的古籍解释
《唐韵》于娇切《集韵》于乔切《正韵》伊尧切,音夭。艳也,媚也。一曰异也,孽也。《左传·庄十四年》人弃常则妖兴。《前汉·五行志》杀不以时,有草妖。
又妄闻之气,发于音声,有鼓妖。云风起而杳?为夜妖,言之不文,是谓不艾,时则有诗妖。又叶央居切,音于。《孔臧·鸮赋》观之欢然,览考经书,在德为祥,弃常为妖。
又叶侧吕切,音阻。《前汉·三王叙传》怙宠矜功,僭欲失所。私心旣霿,牛祸告妖。《说文》,巧也。一曰女子笑貌。从女芺声。
三、妖字的由来
妖,汉语常用字,读音yāo,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迷信的人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妖魔鬼;引申含义为邪恶而迷惑人的:妖言。
妖的常用组词为妖术。包含妖的常用成语为断怪除妖。
四、与“妖”相关的成语如下
成妖作怪、断怪除妖、分外妖娆、鬼怪妖魔、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人妖颠倒、生妖作怪、天灾地妖、降妖捉怪、兴妖作怪、兴妖作乱、兴妖作孽、妍姿妖艳、艳紫妖红、妖不胜德、妖里妖气等
五、与“妖”相关的词语如下
妖不胜德、妖丽、妖人、妖伪、妖僮、妖冶、妖凶、妖厉、妖变、妖咎、妖声怪气、妖女、妖妄、妖妍、妖妖、妖妖娆娆、妖妙、妖姬、妖姿、妖娆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