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仙逝的三种不同说法,为什么都和酒有关?
李白一生离不开酒,他可以没有钱没有权但是不能没有酒,所以关于他仙逝的几种说法都和酒离不开关系。别人都是喝酒误事,只有他诗仙李白喝了酒就能做出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常人对于酒鬼都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对于能写出?举头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名句的酒鬼李白,他却被传成了酒仙。
一、死因之一,喝酒喝死了
对于李白的死因有一种说法,就是饮酒过度,结果酒精中毒喝死了。不要以为古时候的酒酒精含量少就不会喝死人,像李白这样成天喝得弥天大醉的人,喝多了还是会出事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对于李白来说,酒就是他灵感的来源,他没有一天是不喝酒的,除非哪一天他不写诗了。但是李白不写诗了,他还能是诗仙吗?
二、死因之二,病死了
李白除了爱喝酒爱作诗,他还爱四处旅游,所以对的与他的死因,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他在旅行的途中由于生了重病,结果病死了。但是为什么会生病呢?还不是因为喝酒喝多了,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自然就变差了,一旦生了什么病很难治好。
而且喝醉了的人如果身边没有人照料,很容易就因为没有好好到床上睡觉然后着凉感冒,李白估计就是因此而生病的。
三、死因之三,喝醉了想要水中捞月
对于李白的死因最传奇最浪漫的一种说法就是水中捞月了,有一次李白河中的小船上饮酒,看到了在河里的月亮,于是他打算把月亮捞起来,结果就不小心坠入河中溺水身亡。正常情况下,谁会想要到河里面去捞月亮,也只有喝醉了的李白在满脑子的浪漫思想下才会干出这样的事。
李白是“诗仙”、“酒仙”你知道他还是“剑客”吗?
我们可以看到诗仙李白当时也被称为酒仙,它是有千杯不醉的称号,而通过他的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在古时候人们酿酒的一些方法。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人说起喝酒都是十分的豪爽,并且酒量惊人。
首先就是浊酒,我们听说过一句诗叫“浊酒一杯家万里”,这其实就是在古时候一种酿酒的方法。这是用粮食谷物来造酒造好的酒中含有一些杂质,所以这些酒就被称为浊酒。那么着走,其实是顺在于便宜,非常的薄利多销,于是他迅速占领了唐代的低端消费市场。而在人们经济紧张的时候,都是会成为浊酒的消费者。
而白居易诗中写的“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则指的是古时候的黄醅酒,这种酒。在当时的话,是非常好的,因为它是用更好的水和酒曲发酵出的高级,就那么它的口味是非常的绝佳的。
还有就是古时候的果酒了,在唐代会有人用青梅酿酒喝,而在唐代的话,还从西域进口了葡萄酒,这样的稀有商品一下子就提高了果酒的时尚感。并且李白也是非常喜欢喝葡萄酒的。就像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可以看出古时候的人对于葡萄酒的喜爱也是非常的深的。
那么对于古人千杯不醉的说法,其实是因为古时候的酒度数是比较低的,所以就有很多酒量好的人喝多少都不是特别的醉的,但是千杯不醉这个词语其实也是比较夸张的一种形容。
说到诗人,世人最先想起的可能就是李白了。从"床前明月光"到"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之诗名可谓老少皆知。
而说到李白,"仙"字又会是人们首先想到的。"诗仙"、"酒仙"甚至还有个"剑仙"的雅号,说的都是李太白。李白的"仙名"又是从何而来呢?
贺知章一句"谪仙人"成就李白诗仙之名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一进长安。虽然当时李白30岁还不到,但已是诗名赫赫。为求功名,他拜会并结识了偶像贺知章,同时也拜见了帝妹玉真公主等人。李白能在天宝元年(742年)被玄宗诏见于长安,与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有非常大的关系。
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并获赐翰林待诏的工作,从此开始了两年的长安生活。在这两年中,李白经常与贺知章混在一起,天天"长安市上酒家眠"也是这个时候挣来了个"酒仙"的雅号。
李白作《蜀道难》后,将此诗给贺知章看。贺知章看完,便惊呼"李太白真乃谪仙人也"。从此"诗仙"之名便响彻长安。
其实,不仅是贺知章,就连李白自己,他也认为自己有仙气。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从李白写的这些诗中便可看出,他是仙气十足。而李白之才,也确实担得起"诗仙"二字。
李白的"神仙"性格都说李白怀才不遇,说玄宗没有重用李白,而导致李白官场失意。我则不认同这个观点,"才"李白肯定是有,而且是大才。但他仕途不顺,却并非玄宗的问题,而是他自己的"神仙"性格致使的。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歌中写道: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天子呼来都不上船,当然人家不会重用你。浪漫、洒脱、狂放的性格,很有益于文学创作,却不适于在朝为官。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李白著名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这样写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总是不称心如意,哪天真的不开心了。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去了,在这里有不问世事,退隐江湖的意思。
这就是李白的"神仙"性格,也就是这样的原因,致使他官场不顺,到处得罪人。特别是让高力士脱靴,把高力士得罪透了。李白被"赐金放还",跟高力士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个在《新唐书》里有明确的记载。
"三仙"李白少年李白,持青锋剑,跨五花马,那时候的李白向往游侠生活。在他的《侠客行》中他这样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那时候他是一个"剑仙",甚至有人认为,李白是大唐第二厉害的"剑客"。当然,这似乎有些夸张。
中年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希望他的才华能得到施展,他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但他没有成功,才华虽然得以施展,成了"诗仙",但报效国家的抱负却未能实现。
也正是因此,他开始有些自暴自弃,天天"长安市上酒家眠"。他的第三个仙称"酒仙",便是由此而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