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拜和拜把子的区别,结拜有八拜之交,拜把子有五不拜,你知道多少?
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一些侠义之士,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都会进行结拜,每次看到他们结拜的场面都非常的热血,古人性格豪爽,认为既然志趣相投,那就要结为兄弟。古人对于结拜也是非常的慎重,也有很多的规矩。
1,结拜必须要本人自愿。两个人都非常愿意结拜的话,就选一个正式的地点,然后摆一些猪肉,鱼,鸡蛋在桌子上,再杀一只火鸡,把鸡血滴到准备的酒中,再把自己的手指咬破,也将血滴入酒中。然后互相喝了酒,这种结拜的方式也叫“歃血为盟”,我们在电视中也经常看到。
2,交换谱帖。也就是金兰贴,就是在一张红纸上写上自己的生辰八字,姓名,住址等,用于表示很坚固的感情。
3,结拜不分性别,年龄,只要是志趣相投都可结拜,但是古人对结拜的人数有要求,一般要求奇数,结拜了之后,就是亲人,武侠小说中都会经常出现这句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可见感情的深厚。
当然结拜也不是谁都可以,古人也有“五不拜”的习俗。
1,有血缘的不拜,如果本身就存在血缘关系的话,就已经是亲属了,就没有必要再去结拜了。
2,姻亲者不拜,有姻亲关系的人也不需要结拜,也算是亲属关系了。
3,辈分有差别的不拜,比如说爷爷,孙子这样的关系,一是已经有血亲关系了,二是古人认为这样结拜有违反伦理道德。
4,生辰八字不合的不拜,古人还是比较迷信的,如果八字不合,说明两个人没有缘分,是不能结拜的。
5,不同族群不拜。不同的族群之间会存在争夺的现象,所以古人有定下规矩,不能与别族通婚,结拜。
现代好朋友的代名词是?闺蜜?兄弟?等,而在古代如果意志相投想结交为好朋友好兄弟时都会举行一种仪式?结拜?。比如说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还有专门形容女子之间的结拜,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义结金兰?。
金兰二字最早是出自于《易经》,它是这么描写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它的美妙之处是将说出的话与兰花的香味相媲美,意境非常美,所以后来就被人们当做结拜的代名词了。义结金兰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不想是男子之间的那种,割破自己的手指滴血在酒碗里,一饮而尽,然后上香告拜上天这么简单。乾隆年间,金兰契盛行,倘若女子二人义结金兰,那么就意味生死相依,从此再也不会分开,也不会嫁人等。
义结金兰演变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已经较为完善了,女性如若有义结金兰者则会进行?自梳?。意思就是将自己的头发梳成髻状头,用来告知别人,自己已经义结金兰,请别人勿要打扰自己的意思。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明白了,义结金兰的意思其实与我们想象中的是有点不一样的,我们想象中的可能就是好姐妹之类,而在古代义结金兰的意思有点偏向我们现在的女同性恋的意思,当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古代一旦义结金兰之后就不会再嫁人了,而我们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民风开放,想嫁人还是可以嫁人的,全凭自己的喜好。
义结金兰?往往形容的都是非常纯真的感情,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待自己的朋友们也没有像古时候那样的真切了,所以这个词也是用的越来越少了。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